Connect with us

教育

學者隨蛟龍號考察 蝦蟹與垃圾千米深海共存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家科研考察船「深海一號」攜同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近月展開首個國際深海科研考察航次,首次搭載外籍科學家赴西太平洋海域考察45天,同行有3人來自本港大學。整趟航程一共載人下潛18次,共採集到617項生物樣本。隨航的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張珊表示,科研人員在其中3次下潛發現塑膠包裝紙、口罩等垃圾,憂慮人類污染已對深海生態、生物多樣性造成負面影響,籲社會大眾重視海洋保育。

由11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科研考察隊上月完成歷時45天的西太平洋深海考察後訪港。從事深海研究7年的張珊向本報表示,科研人員一共發現4件垃圾,包括礦泉水瓶的塑膠包裝紙、玻璃瓶、棉麻手套及口罩,其中口罩更纏繞在海綿根部,「我們採集海綿樣本時把它(口罩)也帶上來了」。

發現包裝紙口罩等 憂寄居蟹寄居手套裏

她續稱,垃圾必然會損害深海生態,「比如說寄居蟹會不會將手套當作牠潛在的寄居殼,進去了才發現手套並沒有保護牠的能力」,籲社會關注人類活動對海洋造成的負面影響。

張珊上月初由兩名女性潛航員陪同潛至距海面1270米的Albo海山,是她科研生涯的首次下潛,亦是國際首隊「全女班」下潛。張珊憶述,從海面進入海底約40分鐘,形容溫度也從30℃以下降至約4℃,窗外景致亦從海面的湛藍逐漸演變到海底的漆黑一片。她迄今仍難忘潛水器觸底、燈光乍現一刻,所有東西在眼前一覽無遺,例如聚集在岩石上的一群深海紅蝦、俗稱「偕老同穴」的海綿,「只想看清每一秒,並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張珊又說,曾幻想深海如同「海洋公園的水底世界」,加上水深1270米「是很淺的深海」,生物理應多樣且豐富;惟最終卻發現Albo海山是「標準的石頭山」,「地形地貌非常穩定,生物樣品也非常少」,笑言如同到訪戈壁荒漠。

冀政府更重視深海科技發展

負責籌組國際科研考察隊的科大海洋科學系及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錢培元稱港府、社會較少關注深海科技,盼上月「深海一號」攜「蛟龍號」考察後訪港能激發官員和市民對深海研究的興趣。他指深海資源涉及的是「人類的未來」,舉例新加坡近年亦積極投放資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