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瑞銀:內銀減撥備 保純利增長達標 稱經濟復常 股份制銀行表現或贏國企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大型內地銀行純利維持單位數增長,不過去年貸款基準利率下降壓縮了銀行淨息差和淨利息收入,多間大行撥備前利率自2016年以來首見倒退,純利增長主要由信貸減值撥備降低所推動。瑞銀中國金融業研究主管顏湄之(圖)預期,雖然今年淨息差將繼續受壓,大行淨利息收入料按年持平甚至下跌,不過內銀會在經濟較差的周期劃入較少不良資產,預期今年大行仍能透過降低信貸損失撥備,達到銀行的中單位數利潤增長目標。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淨利息收入為內銀收入主要來源,去年內地減息提振經濟和房市,1年和5年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調0.15厘和0.35厘,去年除境外業務較多的中行(3988)淨利息收益率微升,其餘三大行均大幅收窄,主要依靠貸款餘額平均12%增幅,維持淨利息收入上升(見表)。顏湄之表示,今年內地經濟復蘇並非如想像中強勁,認為LPR今年仍有下調的可能,但次數和幅度不會如去年大。

顏湄之:LPR或續降 力度遜去年

顏湄之認為今年內銀淨息差下跌壓力不比去年低,因為貸款逐年重新定價,LPR下調令銀行資產收益率下跌會逐漸釋放,時間可達12至18個月,而大行仍要降低貸款利率支持實體經濟。她預期大型國有銀行首季淨息差按年下跌約10點子,全年約15至20點子,股份制和地區銀行收窄幅度較小。在今年內銀貸款增長預期維持約11%,瑞銀料大行淨利息收入會持平或略為下降,視乎各銀行息差情况。

雖然內地經濟去年受新冠疫情防控打擊,不過四大行不良貸款率均下跌,信貸減值損失按年降約6%至12%。顏湄之指出,內銀不良貸款率似乎沒有周期影響,因為其不良資產生成暴露有一定政策,不會一次過表現,在經濟較差周期會較少暴露不良資產,在往後年份逐漸處理。

顏湄之稱去年經濟較差,但內銀處置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資產,反而少於2021年的3.13萬億元;一些房企境外債券違約,其境內貸款目前或仍未歸入不良資產,部分是因為這些貸款有抵押或延期還款政策。她認為內銀今年仍能降低撥備,達到純利維持有中單位數利潤增長目標。

派息不減助撐股價 合防守型投資者

現時大型銀行的市帳率僅為0.3至0.4倍,顏湄之認為已經相當低水平,已反映內銀潛在有15%至20%的不良資產,和淨息差正在下跌的因素。內銀在疫情期間維持約三成派息比率和利潤增長,派息不減有助支持股價,加上股價波幅較其他行業低,認為現價對防守型投資者而言可以投資。

不過,顏湄之指正因為內銀低估值和高收益,經濟較差時表現可跑贏代表大市的MSCI中國指數,相反經濟恢復較正面時,投資者較着好其他行業,令內銀相對表現跑輸大市。隨着經濟和資本市場反彈,她認為零售、資本市場、理財業務較多的股份制銀行,下半年表現或會跑贏國有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