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追逐潮流「虛火」? 反思藝博會本質
【明報專訊】本地藝術家兼評論人阿三(陳世樂)覺得,疫後歸來的Art Basel特別矚目,場內外,皆攪動着一種異常高漲的情緒。是不是好現象?回想總遠遠闖入眼睛的大型展區「Encounters」,他說了個比喻:「一座商場大到令人迷路,所以需要一些碰面的地標。取名『相聚』——那麼大那麼高,人們離遠就望到它了。」佈局不是佈展。他警醒,如此場合的本質並非藝術,而是展銷會。換言之,你可入場觀賞或參展,但絕不可一廂情願地認為它就是至高的藝壇盛事。
受市場影響 風格突變
展銷無可厚非,畢竟人要生活。假如作品適合買賣、以繪畫為主而不是混合媒介且能按時量產,進入商業畫廊不是壞事。只是,阿三留意到一股不太健康的行業生態漸漸冒起:一些年輕人受短期名利吸引,傾向成為畫廊代理的藝術家,而大部分畫廊下達的指示,根本是工廠式的複製生產。「我認為這是件很恐怖的事。我們常強調做藝術要有自己的想法,理論上不受任何事物影響,現在,人們被市場影響,風格突變,作品變得好『核突』甚至抄襲——當然,不完全抄襲,僅是風格上。他們最後得到一嚿錢,但過程中有什麼學習、成長?我存有一大問號。」
藝評人:要知道自己在看什麼
創作者這一邊,有人追逐潮流「虛火」。拉到觀眾那邊其實也是一樣。對被鋪天蓋地的廣告迷惑而一窩蜂地擁向Art Basel的那些人,阿三表示很反感,「我不會一刀切,但藝術家、從業員和愛好者,你們必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看什麼,不要關上眼睛、只顧及商業畫廊內的東西」。展場以外有什麼?如他興致勃勃抓着我介紹的場外亞洲文化協會,其陳列的桌遊「闖入藝術界」尖銳直指香港藝圈的權力與資本結構:「藝術家最叻『搵位走』。既然世界一向都商業主導,無法改變,那麼,就嘗試用創意思維去扭轉、介入。趁人流如此多,不少機構都希望讓外國見到本地藝術家的真正情况。」
香港已「重返」國際?阿三認為,眾畫廊其實從未甩脫線上生意,Art Basel人頭湧湧,是人們借這契機,實體重聚疫下多年沒見面的朋友。這場嘉年華,由灣仔區擴至一整座城市,各大藝術機構紛紛分一杯羹。M+博物館在兩大藝博會開幕前的星期一舉行了3場閉門活動,邀來數千人前來或開放日或晚宴或派對;在他觀察,九成非本地人,更有不少外國領事館人員,邀請函沒道出目的,但意圖明顯,「就是乘着Art Basel,向全世界推銷這個地方。因疫情封關,那些人很可能從未來過M+,也錯過了它2021年底的開幕」。是發展機會還是賣場遊戲?大抵看你如何把握。
文:吳騫桐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會展 藝術家 藝博會 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