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袁國守:買金避險 慎選投資方法

發佈於

【明報專訊】金價上周再創新高,現貨金一度升至每盎司4381美元以上,雖之後曾急挫至近4000美元,但分析員估計屬調整居多,並非長期轉勢。由於黃金具避險功能,故多年來成為「老友記」鍾情的保值工具,惟要留意,投資黃金方法有多種,各具優點和缺點,買入前宜先多加了解。

儘管上周初市場風險情緒緩和,現貨金價一度瀉逾6%,但年初至今仍累漲56%,不少分析員認為短線調整實屬健康,即使短期進一步回吐,長線上升趨勢仍未改變。

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部主管Carsten Menke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中美貿易關係的發言引發了日前(10月17日)貴金屬市場的拋售,而黃金受創最小,受益於避險需求和央行買盤的強力組合,黃金的基本面仍然最為穩固。該行認為,之前的拋售是潛在盤整的開始,而非趨勢性回調。Menke指出,避險需求是一種周期性因素,但如果當前市場對美元地位及聯儲局獨立性的擔憂得到驗證,這種需求可能會演變為結構性因素。他續稱,央行買盤則屬於結構性因素,反映出新興市場國家希望減少對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依賴,並在極端情况下,降低受到美國制裁的風險。

新加坡銀行報告則指出,金價近期升勢可能有些過猛,惟發達國家財政可持續性成疑,加上美聯儲獨立性可能受到干預,這些擔憂預計將持續至2026年,難料金價是否已經見頂。該行將12個月的金價預測,上調至每盎司4600美元。若然認同金價長線升勢未變,不妨加入個人退休投資組合中,可約佔3%至5%。至於投資黃金的方法有多種,包括買入實金、紙黃金(黃金存摺)、黃金ETF、金礦股及黃金期貨等,而每種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涉及的風險不盡相同,因此應視乎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

先談實金,長者最熟悉的途徑相信是到金舖購買,但金飾種類繁多,如有金幣、手鏈及頸鏈等,且金飾價格包含手工費,若買來純為投資非裝飾(如用於嫁娶)並不划算。雖然銀行也有提供實金買賣服務,例如千足金條及9999金條,買賣差價一般低於金舖,惟要面對儲存問題,若求安全,便要在銀行開設保險箱存放。

紙黃金無儲存煩惱 買賣差價不一

另一個既簡單又直接的方法,是到銀行開戶買紙黃金,即黃金存摺,交易種類通常為99金、9999金及倫敦黃金等,不但免去儲存煩惱,且不用支付任何手續費。不過,有別於現金儲蓄戶口,黃金存摺戶口不會定期派息,而且各家銀行的買賣差價不一,開戶前宜貨比三家。

若本身是股民,已開設證券交易戶口,又擁有買賣股票經驗,利用黃金ETF例如SPDR金ETF(2840)投資黃金最簡單方便,除因回報與金價升跌直接掛鈎外,而且流動性大,入場費亦不高,按上周五收市價2910元計算,每手為1股,一手只需2910元(未計相關交易費用)。當然,世上無免費午餐,SPDR金ETF每年經常性開支比率約0.4%,並如同股票買賣,投資者需要支付佣金、交易所徵費等費用。

金礦股潛在升跌幅較黃金ETF大

此外,看好黃金前景還可留意金礦股例如紫金礦業(2899)、紫金黃金國際(2259)及招金礦業(1818)等。然而,金礦股同時受本身基本因素影響,潛在升跌幅可較黃金ETF大,未必是穩健型投資者捕捉金價長線升勢的最佳工具。

若然自問投資作風進取,願意承受高風險,則可考慮以孖展形式買賣黃金期貨,優點在於能「以小博大」,以小量資金賺取可以倍數計的回報;另一吸引之處在於看好時可買升,看淡時可買跌,不用局限於做單邊。不過,買賣黃金期貨涉及槓桿效應,風險高,一旦遇上市况急劇逆轉,投資者分分鐘「蝕入肉」,即虧損金額超過原先投入的本金。

明報記者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商品追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炒比特幣礦商概念可吼WGMI (2025-10-27)

伍禮賢:寧德時代今季有望延續增長 (2025-10-27)

涂國彬:金價長線還看美匯美債特朗普 (2025-10-27)

黃德几:量子概念股大波動 投資風險不低 (2025-10-27)

袁國守:全運會臨近 吼體育用品股 (2025-10-27)

《幫你格價》:善用商戶「雙11」優惠買筍貨 (2025-10-27)

葉創成:敘做3個月港元定存年利率3.1厘 (2025-10-27)

陳正犖:金價目標升至4500美元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