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亞洲迎關鍵外交周 特朗普效應難料 「習特會」搶東盟APEC峰會風頭 牽動各國合縱連橫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未來一周的全球外交焦點將落在東亞,頭炮是今日(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揭幕的東盟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事隔7年重臨備受矚目,他之後訪問日本會見新首相高市早苗,再往主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的韓國,但其焦點不在峰會,而是擬在周四上午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能否藉此解決中美貿易爭端成為評斷此行成敗的關鍵。另一關注點是特朗普會否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見面。「習特會」前中美隔空過招,北京再打稀土牌,美國則尋求在亞洲延續與其他國家展開關鍵礦物的合作,特朗普前顧問不諱言這次亞洲行堪稱「高風險之旅」。與此同時,區內外各國將趁本周外交場合更新關係網絡,盼有助紓緩中美角力和特朗普關稅帶來的壓力。

多名華府官員在特朗普上周五啟程前召開記者會,表明美國希望跟亞洲盟友及伙伴簽訂經貿和關鍵礦產協議,盼助釋放區內資源為產業鞏固供應鏈,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並為美國爭取更多外來投資。特朗普表示期望跟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會面期間能簽署貿易協議,大馬貿工部長東姑賽夫魯則承認有可能跟美方簽署關鍵礦物的協議。美國此前已跟巴基斯坦和澳洲等簽署關鍵礦物的協議,其中美巴協議被指是中方近期出台稀土技術出口管制新招的導火線。

特尋求區內礦物協議 華推稀土管制

與此同時,特朗普會訪問日韓,屆時會施壓兩國兌現在經貿協議中有關對美投資5500億和3500億美元(約4.29萬億和2.73萬億港元)的承諾。「特朗普1.0」的白宮貿易高級顧問卡盧特凱維奇宣稱,以上協議和行動將「在孤立中國的戰略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展現「面對習近平的升級貿易行動,美國有其他選項可應付」。

中美在「習特會」前隔空過招,北京以上述「稀土牌」新招嘗試限制美方,特朗普隨即威脅下月1日起對華加徵100%關稅,並考慮廣泛限制美國軟件出口到中國,華府上周五宣布就中方履行兩國2020年貿易協議情况展開「301調查」。華府正尋求中方放寬稀土相關出口和恢復購買美國大豆,北京則要求美方撤銷管制對華出口晶片和半導體設備,以及放寬中國投資美國的限制。

班農:特亞洲行高風險「如擲鐵骰」

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分析指,倘若特朗普成功跟習近平達成新的經貿協議,將有助加強其強人形象,惟「習特會」如破局,中美貿易戰將升級,並衝擊全球市場和供應鏈,隨時觸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特朗普1.0」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向Politico表示:「這是美國總統所參與的其一最具風險外交之旅。中共『已宣布對美國發動明面上的經濟戰』,這就是所謂的擲鐵骰(throw of the iron dice,即後果難料的高風險時刻)。」

對區內外國家而言,中美角力和特朗普關稅陰霾下的東亞外交周有危也有機。加拿大總理卡尼跟特朗普同步到訪,尋求見特、習之餘,也想拓展亞洲關係網絡,舒緩關稅戰帶來的風險。亞洲各國也相互加強關係,例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東盟峰會的外交首演,便包括跟大馬商討落實透過「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支援」(OSA)框架提供日製軍備。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向《紐約時報》稱,亞洲國家不希望淪為中美棋子,讓兩國繞過自身來決定區內事務,而是想要主動權,更希望同時獲中美拉攏來漁人得利。

(彭博社/Politico/紐約時報/路透社/時事通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