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聞風:中共勾「十五五」導航圖 將實踐戰略表述/文:鍾鳴九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下稱四中全會)精神。6名高層官員圍繞全會情况、文件起草情况,「十五五」時期產業發展、國內市場、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等內容作介紹。學者指出,四中全會精準勾勒了「十五五」導航圖。接下來,中共將把宏大的戰略表述,進一步落實為清晰的行動路徑。
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即將發布,共有15個部分、61條,分為三大板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建議》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4方面重點任務,可以從「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來把握。
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梁田認為,這4方面重點任務描繪了傳統與新興產業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圖景,打破了將二者對立的誤區。這種「雙引擎」不是各自為戰,而是共同構成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堅實底座,形成完整創新生態。
科創變革轉深層 重原始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原始創新」在發布會上被數次提及。科技部長陰和俊說,《建議》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4方面重要部署,第一方面就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梁田認為,這指向了中國科技創新模式的深層變革。中國領導層已認識到,要真正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有能力自己設定賽道,創造新的增長極。特別是在面對嚴峻挑戰時,基於原始創新的技術,才是最可靠、最不受制於人的。
圍繞「擴大內需」,發布會亦有相關信息透露。鄭柵潔稱,要把握好「拓展增量、提升效益、暢通循環」這3個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研究室主任湯鐸鐸表示,今後,中國需通過局部操作,在不同產業、不同地區,以政府為主導,拉動內需,讓市場自行消化債務問題,不搞「大水漫灌」。
部署貿易強國 為全球派定心丸
尤值一提的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部分在今次公報中的位置較為靠前,釋出重要信號。商務部長王文濤在發布會上說,要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應用場。他指出,《建議》對貿易強國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都有部署。
梁田表示,中國的貨物貿易早已過了單純追求順差和規模的階段,未來將更多出口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的產品;服務貿易相對而言是短板,但也意味着巨大增長空間;數字貿易的前瞻佈局,與「數字中國」建設同頻,是未來促成雙循環的重要紐帶。可預期,中國將給充滿變數的全球經貿界提供強有力的「定心丸」。
學者稱,四中全會既是對宏觀戰略的權威闡發,也是面向未來的積極預熱,透露出後續更有力的政策供給與更值得期待的改革藍圖。
鍾鳴九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中央解讀「十五五」規劃建議 發改委:10年再造一個高技術產業 (2025-10-25)
晤黨外人士 習強調科技自強貫徹新理念 (2025-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