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直資校試行增收非本地生 直資學校議會:六成會員學校有意參與 (19:06)
《施政報告》提出「試點計劃」,容許直資中小學申請增班數及每班學生人數,以擴大取錄持學生簽證並自資入讀的非本地生。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議會曾針對措施作調查,約6成會員學校有意參加計劃。他又說,議會甚少到外地宣傳,故以往直資學校的非本地生人數無明顯增長,未來會嘗試至海外宣傳,初期會集中招收地理位置及課程內容均相近的東南亞地區,如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學生。
早前政府消息人士稱,申請學校數目將不設上限,最快明年起接受申請,下學年(2026/27)推行。目前本地共69間直資學校,陳狄安今(22日)出席傳媒茶敍時表示,直資學校不論初中或高中的學額都近乎飽和,新安排可有更多「專位專用」,在不影響本地生學額下招收更多學生;繼而產生協同效應,讓學校針對非本地生的支援能變得更全面,但由於政府未公布細節,暫未能評估申請實際情况或本地將增加多少非本地生人數。
陳狄安又提到,去年共逾200名非本地生入讀自資學校,他們太多為居住學校宿舍及入讀中學非本地課程,強調直資學校以往都有取錄非華語生及非本地生的經驗,了解他們的學習及社交需要,有信心措施推出後,能有效預備收生工作。
被問到增加非本地生後,會否擔心分薄學生資源,陳狄安指,直資院校在資源調動上有經驗,不憂慮有關問題;加上目前非本生入學前,除須繳付學費,亦須繳交政府資助本地學生入讀直資學校的平均成本,因此非本地生入讀本地直資學校時,理應與本地生能享受的學校相同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