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置地翻新中環商場 玻璃廢料轉化成磚

【明報專訊】置地公司去年宣布,聯同租戶啟動總值78億元的「Tommorow’s Central」計劃,將旗下中環商場大翻新。該集團因此聯同金門建築、理工大學合作,將玻璃廢料,轉化成間隔磚及低碳水泥替代品。置地公司工程助理總經理吳美玲表示,今次採用的新技術有助減碳,連同拆卸收集到木材、鋁材、潔具全方位配合,有助實現「Tommorow’s Central」75%廢物轉化目標。
參與項目的金門建築集團持續發展經理謝志軒稱:「近年香港新工程開標減小,業主反而在(A&A)改建和加建工程需求大了。」不過香港建築物用了不少玻璃幕牆建造而需要處置,因此今次開發案助業界解決棄置巨幅玻璃的問題。他說,將玻璃轉化成磚更可致經濟規模生產,有潛力開發成結構性用件。
助實現75%廢物轉化目標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傑出研究教授兼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智生表示,今次採用的技術將棄置玻璃磨碎成粉,用於製磚時取代所需水泥的20%至30%,成品強度比傳統磚塊提高10%至20%,重量則和市面的磚塊差不多,待今年底完成防火等測試後,便在港下單生產成間隔磚。至於製作新磚材的成本,吳美玲稱「好想知」,並說最終視乎鋪砌面積等因素而定。潘智生補充,以置地至今拆卸41噸玻璃,最終拆卸增至50噸計算,按每塊磚用上最少2至3公斤玻璃,用於代替產生碳排放的水泥,有望生產到超過2萬塊間隔磚供置地使用。
明報記者 陳偉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