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海洋公園總入場人次按年增一成 上年度錄經營盈餘 惟整體蝕逾2.7億元 (11:12)

發佈於

海洋公園今日(22日)向立法會交代2024/25年度(上年度)業績,受惠於大熊貓效應,上年度海洋公園連同水上樂園總入場人次錄得346萬,按年升10%;公司總收入接近12.9億元,按年升9%,年度錄得現金經營盈餘(EBITDA)4240萬元。惟計及折舊等非現金項目,上年度錄得2.747億元虧損。

隨着大熊貓熱潮升溫,海洋公園上年度收入及總入場人次均錄得增長,其中總收入為12.88億元,是連續第四年錄得增長,按年升9%;園內消費收入達1.1億,按年升幅達35%,商品收入錄得兩成增長,接近1.73億元。

訪客方面,公園連同水上樂園錄得總入場人次346萬,按年升一成,本地訪客佔221萬人次,升9%,非本地訪客佔125萬,升12%,當中內地訪客佔65%,另來自美國、澳洲和印度的訪客數量均錄得接近或超過一成的增幅。

未計及折舊及其他因素,公司上年度錄得經營盈餘4240萬元,較前年度錄得經營虧損1720萬元,增長5960萬元。惟期內拆舊總額為4.14億元。

海洋公園入場人次及收入變動
年度 入場總人次(百萬) 總收入(億元)
24/25 3.46 12.88
23/24 3.14 11.81
22/23 2.4 8.39
21/22 1.4 5.45
20/21 1.4 3.94
註:海洋公園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翌年6月30日
資料來源:海洋公園

龐建貽:大熊貓熱潮帶動訪客入園及消費

至於兩個園區的各自營運表現,海洋公園上年度錄得經營盈餘約1.91億元,較前年度的1.67億元增長約14%,而水上樂園則繼續錄得虧損1.48億,但較前年度的1.84億元收窄。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於傳媒聚會時表示,大熊貓熱潮令海洋公園過去一年曝光率持續增加,帶動本地以至世界各地訪客入園及消費。以公園開放前入園與大熊貓寶寶見面的專屬團為例,自推出至今已錄得400萬元收入,園方與24個授權夥伴合作推出的IP聯乘商品銷售額達1983萬元。

上年度營運成本約為15.2億元,當中31%、約4.71億元為保育及教育開支,按年升8%。海洋公園行政總裁黃嗣輝稱,相對於總收入升9%,營運成本僅增加3%,而且增加的成本中,超過七成、或3400萬元是保育及教育開支,重申海洋公園為非牟利機構,肩負保育及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