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四中全會部署十五五 黨領導貫穿經濟發展

【明報專訊】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二十屆四中全會)昨日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代表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說明。
周四閉幕 建議稿隨後公開
按照議程,這次為期4天的四中全會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五五」規劃建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閉幕日(周四,23日)當天發布的會議公報,除了簡要評價三中全會以來政治局的工作,重點在摘要講述十五五規劃建議內容。按慣例該份建議稿全文在閉幕數日後公開。
建議稿將會提及,「十五五」時期(2026至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以及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等範疇。
由於中國已制定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十五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亦不會脫離有關框架。儘管有研究報告認為「十五五」規劃可能不會設定具體增長目標,不過中國央媒《光明日報》上月指出,中國去年人均GDP達1.34萬美元,要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約3萬美元目標,須保持年均4.5%以上經濟增速。
官方新華社昨在社評強調,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中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對未來5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深遠影響。
新華社稱發力關鍵期 向好趨勢不變
社評指出,「十四五」(2021至2025年)以來,國家經濟總量連續跨越,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人民幣左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發改委專家:十五五顧及貿戰 首要增規劃統領作用 (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