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美財長促「產業政策」抗華 擬增持關鍵企業股權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緊張形勢持續,美國財長貝森特向CNBC表示,美國需利用「產業政策」與中國抗衡。面對中方對稀土出口實施新管制,貝森特表示,美國政府將尋求增持關鍵企業的股權,以加強對戰略領域的控制。

《紐約時報》形容,這標誌美國進入新的產業政策時代,與政策制定者傳統上推崇的自由市場與開放投資理念成鮮明對比。隨着中國在稀土礦產和電池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增強,特朗普政府希望借鑑中國的經濟策略,通過入股被視為關乎國家安全的美國企業,對這些企業的生產施加更大的影響力,以減少美國在敏感技術領域對中國的依賴。

冀7產業實現自給自足

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已確定7個具戰略重要性的產業,除稀土以外,包括半導體、製藥等領域,美國將在這些領域加強政府控制,以實現自給自足,或至少與盟友共同保障供應。這有別於貝森特加入特朗普政府前,屢次抨擊政府干預私營企業的做法。

特朗普政府近期已入股多家企業,包括美國鋼鐵(美:X)、英特爾(美:INTC)、礦業勘探公司Trilogy Metals,以及稀土開採企業MP Materials(美:MP)。特朗普政府亦要求從Nvidia(英偉達)(美:NVDA)及超微半導體(美:AMD)的在華晶片銷售收入抽佣。

關鍵行業設「價格下限」

貝森特又稱,為應對中國的「市場操縱行為」,需為關鍵行業設定「價格下限」,以確保中國不會像主導稀土加工領域般,在其他領域取得壟斷地位。貝森特沒有具體說明稀土以外,將對哪些關鍵產業實施價格管控,但他強調建立「戰略礦產儲備」是當務之急,而摩通已表明有興趣與特朗普政府合作,共同建立此儲備體系。

摩根大通此前宣布將在未來10年,美國的稀土、機械人、核能、AI等關鍵產業,提供高達1.5萬億美元的融資便利。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