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運價上調 物流業轉嫁消費者埋單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美互徵船舶港口費政策周二正式生效。當天,散裝貨運營運商紛紛上調運價,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漲幅10.7%;海岬型運費指數(BCI)漲幅21.2%,航運業已出現成本轉嫁效應,各大市場航運股集體上漲。

海岬型船為8萬噸以上,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的船舶,全球約70%以中國為目的港。BCI數據昨顯示,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28,132美元,增加4916美元;而BPI數據顯示,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16,257美元,增加384美元。據券商分析報告,中國港口是全球散裝航運的核心樞紐,一旦對美國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將迫使船公司大規模調整航線配置,造成供應鏈瓶頸與運力緊張,進而推升運價。

昨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宣布美國企業擁有但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可豁免船舶特別港務費,由全球近半散裝船與貨櫃船出自中國船廠,此次豁免緩和了部分憂慮。不過,物流業界人士透露,加徵港口費其實利好物流業,因為可趁機調高運費,成本轉嫁貨主,最後由消費者承擔,結果推高通脹。

(中美角力)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華港口費減辣 美企中國船豁免 中美昨起互加徵 北京強調屬反制 (2025-10-15)

管制稀土出口前 商務部稱曾通報美方 (2025-10-15)

荷蘭凍半導體中企 華行業協會:反對濫用國安概念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