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劉思明:高估值科技股或吸引資金博彈 小心難持續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博弈陰霾籠罩,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升溫,高估值的科技股成為拋售對象,短線急挫後或吸引資金博反彈,但提防難以持續。高息防守股短線受惠避險資金流入,但並不代表能重拾升勢,不宜見升高追。
昨日港股表現疲弱。恒指高開衝上26,102點後掉頭向下,午後倒跌超過500點,在25,350點附近喘定,最終收報25,441點,跌448點或1.73%。成交依舊活躍,全日達3989億元。此外,昨天拋售壓力加劇,《明報》港股數據庫涵蓋的股份有超過八成股份下跌,當中近四成跌逾3%;相比周一有近七成下跌、跌逾3%佔不足兩成,市况明顯惡化。
恒指須重上50天線 否則難轉強
正如昨天指出,恒指反彈於26,000至26,300點或有阻力,並有可能再度考驗25,600點。昨日反彈至阻力後隨即回落,但未能守穩25,600點,走勢偏淡。儘管過去兩日陰陽燭組成「穿頭破腳」形態,短線仍有築底機會,但昨以大陰燭收市,除非今日能有明顯反彈,並重上50天線約25,800點,否則難以確認轉勢。目前險守25,300點,若進一步失守,短線或需下探24,500點甚至24,000點。
整體資產市場的拋售壓力亦相當明顯。周一大跌市,避險情緒推動金價上行,加上有色金屬供應鏈受干擾,令金屬及礦石股逆市大升。不過昨日形勢急轉,山東黃金(1787)與五礦資源(1208)雖一度創新高,但很快回落,隨着金價在高位受壓,加劇資源股調整。數據庫追蹤行業,金屬及礦石挫逾6%領跌。避險情緒未能進一步推升金價,可見現水平沽售壓力龐大。過去兩至三季,金屬及礦石股累積升幅已以倍計算,即使現階段是「健康」回調,幅度可能亦以兩成計,因此切勿急於撈底。
另一重災區是科技股。軟件服務、科技器材、醫療保健與汽車相關行業,昨日平均跌3.4%至4.5%,略勝於金屬及礦石行業。內地科技股捱沽,深圳創業板指挫近4%,香港科技股跟隨。走勢上,創業板指短線考驗2900點支持,一旦確認失守,後市或進一步下試2550點水平。目前內地科技股尚未回穩,且潛在調整空間不少,成為港股科技股隱憂。
高息防守股不宜見升高追
事實上,周一指出,假設恒生科技指數跌至約5800點(昨收報5923點),以其約26倍的預測市盈率來看,仍屬偏高水平,而第三及第四季度科指盈利預測持續向下修正,高估值將大大削弱市場承接能力。
近日資金轉向防守性行業,電訊、中資金融、公路鐵路及公用事業昨天逆市上升,燃氣及房託基金亦有支持。雖然預期市場風格面臨重新洗牌,看好中移動(0941)、中海油(0883)及電能(0006)等高息股受到資金青睞,但近日走勢平穩卻欠動力。相比下,內銀股表現相對強勢。不過,內銀股受捧可能只是階段性輪動,而多數仍處於下跌趨勢,尚未出現扭轉信號,因此短期雖見穩定,不宜見升高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