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童途有「理」:治療先天性扳機指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先天性扳機指(congenital trigger finger)是兒童常見的手部發育毛病,約2%至3%嬰幼兒會患上,其中30%患者雙手均出現扳機指。有別於成人因過度耗損而引致的扳機指,幼兒扳機指多屬先天構造異常,主因是屈指肌腱在腱鞘內滑動不順暢。在正常情况下,肌腱如繩索般帶動手指彎曲及伸直,但若腱鞘的入口處狹窄(常見於拇指或中指),便會導致手指卡在彎曲位置,需外力協助才能伸直,並伴隨「喀嗒」聲響(圖)。

先天性扳機指對孩子的社交與學業都帶來影響。幼兒期的孩子可能因抓握困難,降低探索玩具的意欲,影響精細動作發展;學齡期孩子的書寫速度與耐力下降,他們或會逃避參與美勞、樂器等需手部精細操作的活動,甚至因手部變形引起同伴好奇,造成心理壓力。先天性扳機指的治療黃金期為半歲至3歲,家長可留意以下症狀,及早發現孩子是否出現扳機指。

.手指彎曲:嬰兒的拇指或其他手指長期屈曲,被動伸直時有阻力

.彈響現象:強行伸直手指時,出現如扣扳機的「喀嗒」聲

.基部腫塊:觸摸掌指關節時,可能感覺到豌豆般大小的硬結(腱鞘結節)

.活動障礙:幼兒避免使用患手抓握玩具或食物

注意:若嬰兒至3個月大,握拳後仍無法自主張開,家長應盡快尋求專業評估

治療先天性扳機指,以保守治療為首選,有效率達50%至80%。物理治療包括:肌腱滑動運動、熱敷按摩、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又或以支架將屈曲的手指持續固定於伸直位置。當保守治療6個月後仍無改善,又或者手指完全卡緊無法被動伸直,關節開始攣縮變形,則可考慮簡單的微創手術「腱鞘切開術」,成功率超過95%。手術後需配合物理治療,恢復關節活動度。扳機指不會隨年齡自然康復,但及時介入的預後極佳,孩子將能順利揮手、畫圖、擁抱世界!

文:張詠瑜(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5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解鎖孩子心:推動「內在動力燃料」 (2025-10-14)

同理心學堂:建立情緒認知和管理技巧 (2025-10-14)

教女無方:必要的沉默 (2025-10-14)

超人DadDad:用愛與支持 築起孩子自信城堡 (2025-10-14)

增添父能量.青春期不是敵人:貼心爸爸的升級技巧 (2025-10-14)

讀書時節:筆迹隱藏性格密碼 (2025-10-14)

教大GPS:自閉兒玩卡牌學社交 (2025-10-14)

童繪遊樂場:沉悶的素描?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