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教女無方:必要的沉默

【明報專訊】中國語文科文憑試某一年的寫作題目是「必要的沉默」,要求考生寫一件事,描述自己本想力陳己見,最後卻選擇了沉默。即力陳己見有理,但沉默卻更必要。在堂上跟學生討論,學生提出了許多日常生活中必要力陳己見的場景,欠交功課的原因、成績不似預期的分析、增加零用錢的需要、自己選擇的前路,以至出街的理由、已讀不回的無奈、看你不順眼的感覺,都有很多見解要陳明。但保持沉默的理由呢?同學們卻沉默了。
人總有力陳己見的理由
「人總有力陳己見的理由,也許是要自己的見解被聽到,也許是讓自己的心意被明白,也許是該盡的責任要完成,又或者單單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這是收到其中一名學生作文的內容。是的,許多時候,我們以為為對方好所以要力陳己見,但似乎學生也看出,其實都是滿足自己的多。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常力陳提早溫習的好處、時間分配的重要、收拾玩具的責任、做卷要預留時間覆驗的策略。這類己見說的易,但自己也未必常常做到,結果也只是見解罷了﹗孩子聽多了,不難明白當中道理,做到與否是另一回事,任你如何力陳,解決不到孩子實踐的難點,也是沒用,甚至徒添壓力和衝突的可能。
蘇菲小一第一次英文作文考試後,高興地述說她那篇文章內容,大意是聽到有人叩門,打開門看見那人全身都是血,後來如何發現那是茄汁。我楞住了,好歹我也是語文老師,好想陳述這樣荒誕的內容,全無情節鋪排,不會取得好成績。看見蘇菲興味盎然的分享着,我實在不忍心力陳己見。况且待她收到試卷,由老師告訴她問題所在,讓她自行檢討,比我發表高見來得有力。最後,蘇菲那篇作文似乎不太低分,也許是小學第一次考試,老師給予調節的空間,也許其實我根本不了解小學的評分準則。之後,蘇菲無論考試表現如何,總會跟我分享她的看法和感受。相信若我以自己經驗專業去判斷評論,不讓她暢所欲言,以後保持沉默的會是蘇菲。
蘇菲溫習時總喜歡畫公仔,無論與溫習內容有關或是無關,對於重視效能的我來說都是浪費時間的行為,我要費好大氣力按捺住自己不去力陳己見,原來那是她溫習時遇上難點,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今日,蘇菲寫論文時遇上關卡,會跑去編織毛衣,讓自己冷靜下來,調整自己後再嘗試闖關。為了讓蘇菲學習獨立自主,沉默是必要的。
學習適時沉默 一生的功課
蘇菲面對文憑試,壓力不輕。考試前溫習的某天晚上,蘇菲突然鬧情緒,表示要放棄溫習了,然後躺平在梳化上。面對她突然而來的情緒,力陳己見,講些她也已知道但做不到的道理,只會加劇她的情緒反應。給予時間,讓她處理好情緒,才能有力繼續應付溫習。面對情緒爆發,沉默是必要的。
學習說話不難,學習適時沉默是一生的功課。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5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解鎖孩子心:推動「內在動力燃料」 (2025-10-14)
同理心學堂:建立情緒認知和管理技巧 (2025-10-14)
超人DadDad:用愛與支持 築起孩子自信城堡 (2025-10-14)
增添父能量.青春期不是敵人:貼心爸爸的升級技巧 (2025-10-14)
讀書時節:筆迹隱藏性格密碼 (2025-10-14)
教大GPS:自閉兒玩卡牌學社交 (2025-10-14)
童繪遊樂場:沉悶的素描? (2025-10-14)
童途有「理」:治療先天性扳機指 (202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