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MPF大中華股票基金本季可留意

【明報專訊】全球股市持續做好,強積金(MPF)表現自然標青,今年首三季,所有MPF股票基金類別皆錄得正回報,表現最佳為「大中華股票基金」,累升逾38%。有強積金專家建議,假如MPF成員願意承受高風險,今年第四季可考慮配置香港及中國或大中華股票基金,以捕捉潛在升幅,而風險偏好較低的成員則可繼續配置保守基金以保本。
明報記者 袁國守
強積金諮詢機構GUM上周派發2025年首三季強積金成績表,截至9月30日,年初至今「GUM強積金綜合指數」升15.8%,報284.1點;「GUM強積金股票基金指數」升23.1%,報409.6點;「GUM強積金混合資產基金指數」升15.1%,報283.6點;「GUM強積金固定收益基金指數」上升2.8%,報132.1點。年初至今,MPF成員人均賺43,367元,超過2024全年人均回報一倍(2024年人均賺21,559元),首三季回報創近8年新高。
大中華股票基金年初至今升38%
單看MPF股票基金類別,無論年初迄今計,還是單計9月份,全錄得正回報;若以年初至今計,表現最佳股票基金類別為「大中華股票基金」、「香港股票基金(追蹤指數)」及「香港股票基金」,分別累升38.1%、37.2%及36.9%。假如只比較9月份表現,排首位亦是「大中華股票基金」,升9.3%,上月表現最差為「日本股票基金」,只升0.7%(見表)。
GUM指出,儘管中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但美國已放寬對Nvidia(英偉達)(美:NVDA)H20 AI晶片的出口限制,提振台灣股市AI供應鏈表現。此外,TikTok在美國的監管壓力減輕,顯示中美科技對話向好,而今年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1萬億元,推動內地和香港股市上漲。全球市場方面,特朗普在第三季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提升市場樂觀情緒;美國聯儲局於9月降息25個基點,並預示年底前可能再減息一至兩次,為其他國家提供推行更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GUM常務董事陳銳隆指出,大中華市場領漲,該公司依然看好此趨勢。他又稱,資金流向固定收益產品較多,MPF成員表現較為保守,而債券基金的漲幅已經反映在價格中,未來上升空間有限;若美國通脹回升,債券基金可能會面臨下跌。陳銳隆表示,上半年MPF成員的投資策略以避險為主,下半年開始投資態度轉趨積極,尤其在7月及8月集中配置股票基金,其中美股基金連續兩個月成為淨轉入榜首。
中央刺激政策惹憧憬
GUM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表示,年初至今,所有強積金基金均為成員帶來盈利,無一虧損。展望第四季,他指出,儘管中國經濟數據疲弱,但AI概念持續升溫,中央政府的刺激政策令人期待。第四季策略方面,劉嘉鴻認為,願意承受高風險的成員可考慮配置香港及中國或大中華股票基金,以捕捉潛在升幅,並預測至今年底恒指或達到28,000點至28,500點;若看好美股但對當前估值有顧慮,則可以選擇環球股票基金以分散風險;至於中風險成員,可選擇香港及中國股票比例較高的混合資產基金,而風險偏好較低的成員則可繼續配置保守基金以保本,但需注意HIBOR回落可能會影響未來回報。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表示,在創紀錄的2070億元投資收益與多項表現里程碑推動下,強積金總資產規模已達歷史新高的1.53萬億元;9月單月回報3.56%,帶動第三季回報達6.41%,年初至今回報15.83%,更創2009年以來最強9個月表現。他補充,計入供款後,相當於每名MPF成員平均帳戶結餘達319,201元,同創歷史新高。
叢川普指出,香港及中國股票基金以37.28%的年初至今回報率領跑強積金表現,如此佳績可能令MPF成員預期強勁表現將持續,但該公司對此發出警示:必須保持警惕,堅持分散投資與長期策略。他提醒MPF成員,所有強積金計劃均提供預設投資策略(DIS)基金,對大多數成員而言,DIS兼具低費用與良好分散投資優勢,始終是明智之選。叢川普表示,無論是創紀錄收益、平均帳戶結餘或總資產規模,強積金在25周年之際締造的眾多里程碑,將為全港勞動人口鑄造積極的退休儲備遺產。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退休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