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廖偉強:2003年低位置業啟示

發佈於

【明報專訊】樓市由2021年高位回落後,這幾年受多重因素夾擊,樓價不振,不少準買家就算有實際需要,仍然按兵不動。直至今年,形勢出現明顯轉變,隨着經濟環境改善,不少本地資金及內地投資者已率先部署,但有部分上車及換樓客仍猶豫不決。這類買家資本實力未必雄厚,置業對他們而言是人生大事,動輒需動用多年積蓄,而之後供樓亦是長期負擔。過去幾年的跌勢對其心理造成影響,就更令他們遲遲未敢踏出一步。即使宏觀環境已改善,利率向下、金融市場活躍、旅遊及零售回暖、剛性需求回升等客觀數據已擺在眼前,但對這類買家而言,心理上的障礙仍然存在。

筆者從事地產業數十年,當然深知這類置業者的心態。事實上,他們現時的處境,正與20多年前頗為相似。還記得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樓價持續下跌,直至2003年SARS疫情完結,樓市才見底。當時一些有置業需要的人,見租金跌幅未能追上樓價,美國亦因911事件後多次減息,於是他們意識到,與其長期租住,不如趁那個時間置業。漸漸地,就有不少人選擇在當時上車,雖然他們未必意識到自己正站在多年難得的低位,但其後物業升值數倍,則成了人生中最美妙的一仗。此外,當時亦有小業主「蝕住賣樓」,他們並非急於離場,而是將自住樓由兩房升級至三房或四房,透過「低賣低買」完成換樓,結果在之後多年都毋須再為改善居住環境而煩惱。

現時樓市經歷數年調整後,已見蓄勢待發之勢,與當年SARS後情况雖不盡相同,但也有相似地方。無論是首次置業者或有意換樓的用家,均可借鏡當年置業者心態,避免錯失良機。

利嘉閣地產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廖偉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陳永傑:最難上車時代已過 (2025-10-13)

布少明:樓市勢「價租連升3季」 (2025-10-13)

王品弟:樓市轉勢 二手展升勢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