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物管界倡允法團線上開會 業主可用智方便投票

【明報專訊】近年業主立案法團召開業主大會,不時見到法團與業主出現糾紛等爭議事件。為協助業主更多參與大廈管理事務,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昨建議優化《建築物管理修訂條例》,包括研究法團管理委員會或業主會議以線上形式舉行合法性;善用「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智方便個人碼」功能,讓業主可線上投票。學會透露日前曾與民政事務總署長杜潔麗非正式交流意見,相信善用科技長遠有助提升大廈管理效率。
民政署:續與不同持份者保持聯繫
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查詢稱,《建築物管理條例》旨在為法團的成立和運作提供法律框架;經修訂《條例》今年7月13日實施,旨在提高法團運作的透明度和問責性;而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出民政事務總署會繼續檢視《建管條例》,跟進其他大廈管理議題。署方會繼續與不同持份者(包括物管業界)保持聯繫,並就關注議題交換意見,進一步推動良好大廈管理。
房屋經理學會:科技助增管理效率
《條例》新安排包括如就樓宇大型維修採購,規定決議須至少5%業主親身投票通過;為法人團體業主設立授權自然人機制及要求採購時申報利益等。
學會會長游錦輝表示,相信線上形式參加業主大會需要多年討論及制訂方案,「3至5年未必做到」,但認為現時不少上市公司亦以線上形式舉行會議,隨着科技進步,應用新科技協助提升大廈管理效率是必然趨勢。學會副會長黃寶珍補充,近年一些大廈業主已在線上群組商討樓宇管理事宜,而當大廈出現大停電等突發事故需緊密維修,線上形式可加快召開業主大會時間。
針對舊式樓宇大廈公契業權份數過度集中問題,學會亦建議研究引入法律條文,規範有關改善整體樓宇管理的決議機制,長遠有助推動「聯廈聯管」。
倡立法設強制維修基金
另外,學會建議政府立法設立「強制維修基金」,建立長效機制以支援舊樓維修;基金可按管理費固定比例累積,並於業權轉讓時一併轉移,讓業主較易接受。
學會亦支持《施政報告》提出6項「置業階梯」措施,包括增加居屋供應、調整綠白表比例、擴展白居二配額、縮短轉讓限制及長者換樓計劃等;同時亦歡迎政府暫緩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游錦輝表示學會對重推租置持開放態度,但相信政府取得市民共識;黃寶珍指多年來租置屋邨混合業權問題,對物管前線人員構成壓力,部分租置業主對所擁有物業維修保養責任意識仍待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