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直播用AI 虛擬人完美帶貨 有消費者稱落單後「中伏」

【明報專訊】內地各行各業應用人工智能(AI)情况日趨普及,目前在電商平台,由靜態的模特圖,到動態的主播短片、直播,愈來愈多由AI生成。有電商從業者近日披露,使用AI模特後,視覺內容成本下降九成。不過有消費者稱,試過在AI直播間下單後「中伏」。
電商平台宣傳圖片裏模特展示優雅的連衣裙著裝,直播間裏女主播親切地介紹服裝特性,這些如今已很難分辨是否真人出場。
「上觀新聞」報道,網上有大量提供「一鍵生成模特上身圖」等AI應用服務的商家,記者以服裝賣家身分,聯絡其中一個服務商,並按要求提供服裝平鋪圖和一張模特圖,很快就收到一張上身效果圖,只見模特「穿上」服裝後姿態自然,線條褶皺感覺真實。
店家稱用AI增效率 成本降九成
「我們早就不用真人模特拍外景了。」從事服裝電商運營的王先生(化名)透露,真人拍攝1日收費數千、上萬元人民幣,成本太高,而且「真人模特一天拍幾十套衣服頂天(最多)了,但AI一天能出圖上千套,還能任意切換歐美、亞洲模特,背景要巴黎街頭還是夏威夷海灘,隨便選」。他估算採用AI技術後,店舖的視覺內容製作成本下降超過90%。
多個購物平台還出現了大量「AI服裝主播」。報道稱,這些主播形象好,能24小時不間斷「工作」,流利地介紹商品,甚至能在評論區簡單互動。創造出一個虛擬人作為AI直播間主播並不難,一種是邀請真人模特在影棚進行影像及語音採集,打造一個與原型相似的化身;另一種是模板化生成,從「模型庫」中挑選心儀的外形、性別和聲音,然後通過文本或語音輸入,讓虛擬人進行直播。
AI技術的濫用,也讓直播購物喪失「實時真實性」。經常在直播間購物的馮女士表示,自己曾在一個AI主播的直播間下單一件西裝,主播穿著筆挺,但她收到後,「面料軟塌塌的,根本撐不起來」。她稱,看直播是為了真實效果,「如果連直播都是假的,那還有什麽可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