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停牌逾3月公司增7.5% 致同:消費金融行業佔比升

發佈於

【明報專訊】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昨公布本港上市公司面對欺詐指控及停牌的研究,指出本港長期停牌公司的數目在連跌3年後回升,於截至8月底的一年間,停牌逾3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按年上升7.5%至86間。致同中國法證調查服務主管合伙人湯飈指出,於整體停牌公司之中,消費行業及金融行業佔比於今年有所上升,提到消費類公司因「內捲」及消費降級而令資金流受壓,另金融公司如財務公司則因壞帳及撥備等因素所影響,各種原因導致相關公司停牌。

停牌主要屬市值少於10億公司

湯飈續稱,今年長期停牌公司數目出現反彈,有部分原因為宏觀經濟而導致,但他認為數目仍可接受,因前年該數目為100間,再較早時為逾120間;再加上現時本港上市公司較以往增加。致同香港法證調查服務合伙人林肇基補充,停牌個案主要為屬市值少於10億元的公司。

湯飈預期,現時經濟短期內或會惡化,但他預期停牌逾3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會維持80多間、並對其審慎樂觀。他表示,現時股市及IPO較健康增長,盼上市公司可集資,令「出事」而停牌的機率較低,惟他提到現時本港銀根較緊張或影響公司集資。

另外,致同報告亦發現,今年被核數師指控欺詐而停牌的個案比例佔51%,今年與核數師相關的指控,主要集中於利潤誇大(28%)及內部監控缺失(22%),結果突顯出部分公司傾向誇大盈利以吸引投資者、抬高股價或達到業績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