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話你知:赴海馬冷泉尋可燃冰 深潛器「海馬號」建功

發佈於

【明報專訊】「可燃冰採集足量,滿足引燃條件,可以引燃……」、「採火!」在有如火箭發射般的一聲聲指令中,科考人員實現海底「燃冰成炬」。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張偉稱,「源火」採集創意完美契合全運會理念和宗旨,可燃冰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由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下形成,遇火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

潔淨「源火」配合全運理念

至於採火區域「海馬冷泉」,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技處副處長王偉巍解釋,是南海北部深海海底向上噴湧的流體,主要成分是水、烴類物質和小量硫化氫氣體,該區域是世界上已發現最大的活動冷泉,而可燃冰和冷泉「共生共存」,因此要到冷泉區採集可燃冰點燃「源火」。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方法所副所長陳宗恆稱,採火關鍵技術是「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科考人員毋須冒險深潛,「在深海找到一個冷泉滲漏點猶如大海撈針,海馬號搭載高精度聲線和光線傳感器,實現精準定位,是可燃冰採集的關鍵環節」。他說,要將「源火」穩定帶到水面,需用到氣體分解控制、多通道流量氣體控制、燃燒產物處理等多種技術,而與「海馬號」同步下潛的還有可抗深海1500米水壓的高清攝錄機,讓大眾可清晰看到採火過程。

(十五運會)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採自1500米深南海 全運聖火點起 火種燈交港、澳、廣、深 11.2啟傳遞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