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內地車廠攻港 新車款愈出愈平 比亞迪新車17萬有找 Tesla兩度減價迎戰

【明報專訊】本港電動車愈趨普及,市場價格競爭亦日益激烈,尤以兩大龍頭內資比亞迪(1211)與美資特斯拉(Tesla)(美:TSLA)鬥法最吸睛。前者8月在港推出稅後17萬元有找的新車款後,牽動其近月銷情,包括上月再度擠下特斯拉,居本港電動車出車量榜首,兩家車廠第三季在港銷情互有領先(見圖)。市場料年輕首車客較偏愛電動車、推動平價車款銷情,惟有指本港充電樁等配套仍需待發展,以滿足相關充電需求。
明報記者 楊括
今年以來內資車廠加快出海,在本港、歐洲、東南亞等市場都頗為積極。在本港,比亞迪8月初純電動SUV「ATTO 2」殺到,稅後價17萬元有找,暫為品牌旗下在港最平價車款。根據運輸署數據,該款車 9 月首次登記數達635輛,領跑當月出車車型,同時帶動比亞迪時隔數月以920輛出車量重奪本港電動車出車榜榜首。
Model 3累積降價達38%
不過外資廠亦不甘示弱,全球電動車企龍頭Tesla今年開始亦在不同市場減價,包括今年7月初宣布大幅調整Model 3車系售價,最高折扣達18%。配合政府「一換一」計劃,後驅基本版入手價低至22萬元左右。從2019年Model 3系列登港始計,其中長續航全輪驅動車款價格已從43.25萬元調降至現時的26.9萬元起,降幅達37.8%。再加上10月初Model Y系列減價行動,Tesla今年已兩度在港減價,相信後續車輛銷情或受帶動,亦反映本港電動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同時,早前廣汽(2238)在港推出稅後價13萬元起的電動車、成為行內一時話題,亦帶動近月其在港出車數字攀升,如7、8月連續兩個月位居Tesla、比亞迪之後,穩坐本港電動車出車榜第三名。至於吉利(0175)旗下極氪(Zeekr)、「新勢力」中的小鵬(9868)、亦持續有不錯表現。
業界:近月電動車門市客流升
市場人士稱,隨着主要車企減價、不同品牌尤其是內資品牌來港,近月本港電動車門市客流量亦較年初上升。根據銷售數據顯示,首次購買車的較年輕人士,以及日均駕車里程較長人士會首選電動車,前者尤其偏愛中低價位例如15萬元級別的實用車款,近月冀購大型車例如MPV的家庭客亦有增加。根據其了解,潛在客戶住處本身或者附近充電設施是否充足,也是後者最終下決心購車的重要因素。
方保僑:電動車市佔率仍有增長空間
對此,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稱,相比起兩三年前,現在本港的充電設施已增加了不少,包括環保署旗下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帶動屋苑充電設施增加。對於有指市面上快充設施仍不足,他指有關設施需要充足電力,且價格不菲,故街外仍較少相關設施,相信一般私家電動車車主仍首選所居住屋苑充電。
至於更多車企近年來港,「鬥平」成風,會否影響市場健康程度?方保僑指不擔心,因本港電動車數量上升,以至逐漸多於燃油車,已是大勢所趨,再加上電動車相對燃油車維修費用低等優勢,相信其在港市場份額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主要車企銷情下降 行業或迎來大洗牌 (2025-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