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寬敞戶4年增26% 優先處理增7.5%

【明報專訊】據房屋署回覆,「寬敞戶」由2020年約7.85萬增至去年約9.92萬,增幅約26%。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估計,相關增幅主要因住戶的子女遷出有關,例如子女年齡漸長、收緊「富戶政策」後有子女擔心父母受累而除名等,他建議放寬長者戶全免租金計劃下的「寬敞戶」年齡門檻,由年滿70歲下調至65歲,甚或60歲,以鼓勵更多長者戶換小單位。
招國偉倡降長者戶免租門檻
房署會按次序處理寬敞戶個案,其中被界定為「優先處理寬敞戶」由約5300宗增至約5700宗,增幅約7.5%。而房委會過去5年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個案介乎約2000至約2500宗,即每年平均處理約2300宗個案。
現時的「寬敞戶」面積標準由1992年起使用,當年仍未細分「優先處理寬敞戶」類別。不過,審計署於2006/07年度的報告曾建議房委會訂立計劃以按序方式處理「寬敞戶」情况。其後,房委會在2007、2010及2013年檢討及修訂「寬敞戶」政策,設「優先處理寬敞戶」類別、將「優先處理寬敞戶」最多獲4次房屋編配減至3次等。另外,現時所有「寬敞戶」遷往小單位可獲發搬遷津貼。
房委會亦容許全長者戶,即是所有家庭成員年滿70歲或以上的「寬敞戶」、居於一型設計長者住屋或無獨立設備的「改建一人單位」,在調遷至合適面積的單位後租金全免。由2019年12月計劃開始至2023年9月,已批核約740宗申請。
黃碧如:暫不擬收緊寬敞戶政策
對於今屆政府積極提倡善用公屋資源,並已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及收緊「富戶政策」,「寬敞戶」政策應否再收緊,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強調,「寬敞戶」不能與富戶或濫用公屋者混為一談,他們入息資產皆符合資格,只是家庭結構改變而令居住面積達界限。他認為,即使促進「寬敞戶」的大單位流轉,亦未必有助加快公屋輪候時間,因適用於兩三房單位的申請者比例較少,故暫毋須要收緊政策。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則認為不少人60多歲仍在工作,若放寬全長者戶免租年齡限制至65或60歲,並非合理運用公帑的方法,又指不少「寬敞戶」較年長,並非屬希望剔除的住戶,暫時未有收緊「寬敞戶」政策的想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精神病患寬敞戶 獲房署暫緩調遷 天恩邨事件報道同月 第二度遞青山醫院求情信 (2025-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