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邱達根:吸科企來港 要續加快供地 邊平整邊接洽 免投資者離去

發佈於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吸引創科企業落戶香港的措施,創新科技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接受本報專訪,回顧在任近4年來本港創科發展,認為以往政府角色較被動,主要是針對業界發展提供補助或支援,至今屆政府「主動性更強」,更強調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需有土地,邱達根認為未來要繼續加快,倡平整土地與洽企業落戶可同步進行。他又認為,下屆議會過後,可探討調整議席組成比例,包括若科創界能增一個議席「會是好事」。

明報記者 鄭律銘

邱達根說,以往政府針對創科政策更多是考慮工作市場、勞動人口的關係,以及對企業的扶持等,認為是為創科發展打基礎,但他認為推動科技發展需着眼未來發展方向,舉例外國推動科技發展亦由政府選定產業扶持,舉例日本汽車製造及微電子、韓國通訊及文化產業等,現已有不錯成就。

現勢頭不錯 需說服社會續撐

在香港,他以現屆政府提出發展生物科技為例,相關產業以往佔香港GDP不大,但現時香港有不錯發展勢頭,包括有不少相關專家,亦有不少相關公司來港募資上市。他形容,要一個領域有所發展「需十年八年、非三兩年的事」,目前最大挑戰是面對經濟起伏,如何說服社會在政府資源較緊張下繼續支持指定領域發展。他建議,可考慮透過政府提供誘因,鼓勵公營及私營版塊更多試用本地科企技術或產品,令業界有應用場景可發展成長。

至於本港長年的土地問題,邱達根說,「沒有老闆會跟你保證,5年後來香港投資」,投資計劃一定是當前決定,建議未來兩三年陸續有創科土地可平整之際,當局同步與企業洽落戶,加快流程。他說「speed to the user(滿足用家需求的速度)很重要」,若落實規劃已是五六年後,投資者或已離去。

再下屆立會可探討組成

現時立法會由直選20席、功能界別30席及選委會界別40席組成。議會將迎接第八屆,邱達根認為,第九屆可探討調整議席組成比例,包括科創界別如能有多於一個議席「會是好事」。

「我認為地區和功能組別都有其較重要的代表性,選委會界別會否也有些方向呢?例如某些比例是與行業有關,我覺得可以拋出來大家思考。」邱達根以科創界為例,現屆不少議員關心及熟悉科技、各黨有代表跟進創科政策,但跟政府或業界溝通、提交建議時,「屬於相應界別的議員就順暢些」。他舉例,現時本港有逾萬中醫師,但立法會未設中醫界,認為議席的行業分佈應考慮哪些原則,是否包括GDP佔比或從業員人數等都值得社會討論。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稱海外民主制易生「短期心態」 應以法案效益衡量議員 (2025-10-05)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