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他年她日》「時差」說故事 「縱然無果,愛情影響一生」

發佈於

【明報專訊】愛情裏最遠的距離,或許是她懂什麼是愛時,他已經老了。由張艾嘉監製、龔兆平執導、兩人與李栢翹共同編劇的《他年她日》,寫的是一個不一樣的愛情故事,像剛開始便結束,又像開始了就不會結束。

張艾嘉邀龔兆平拍戲 「是時候出來做導演」

張艾嘉受邀參與香港電影發展局的「薪火相傳計劃」,找來龔兆平開拍電影。為何是龔兆平?張艾嘉說:「我很清楚他真的對電影有熱情,我永遠都覺得任何一個不管新導演也好,新演員也好,新什麼也好,他們需要的就是機會……所以當我一知有這個計劃,我立刻找他,因為他做了10年副導演、場記,什麼都做,我覺得是時候出來做導演!」

龔兆平花數星期完成劇本,張艾嘉初看劇本時已經「感覺導演有話想說」,「新導演知道沒有那麼多錢,不知可否這麼瘋狂去構思,所以他寫的時候很小心,這個、那個不敢觸碰,我就覺得不好」。張艾嘉希望龔兆平放膽發掘、放膽想像,資金她會想辦法,最終劇本裏用一道重力牆分隔出兩個時間、重力迥異的「長年區」和「優日區」。

時間流動較快的「長年區」被發展成工業重地,時間流動較慢的「優日區」則是個科技城市,「長年區」的一年等於「優日區」的一日。在「優日區」生活的安晴(袁澧林(Angela)飾)隨醫療團隊「小鴿子」,穿越重力牆到「長年區」義診,巧遇在「長年區」生活的薯仔(許光漢飾)。張艾嘉說電影的整個構想都是來自導演,「他經常都問『究竟愛情是怎樣衡量?跟時間有什麼關係?』」導演大膽提出一年和一天的時間之別,張艾嘉還笑問可否一星期和一日,導演說不行,一定要有很大的差別。

28歲的安晴在「長年區」初遇13歲的薯仔,經過十數日的相處,安晴看着薯仔長大成人,要處理箇中的情緒轉變,以至愛意萌芽,不是易事。張艾嘉如此解讀:「我覺得對『優日區』的人來說,他們未必很明白愛情是什麼,就好像我看着現在大城市的人,為什麼很多男女不談戀愛,因為大家不明白什麼是愛情,大家害怕愛情……所以她(安晴)心中突然有個不同的感受時,她是又喜歡又不明白。我覺得安晴一直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對薯仔的愛是什麼……後面是遺憾的,不過那份遺憾令她長大了。」

韓佩瑤:與劇中巧兒相似 對安晴感情複雜

在香港長大的韓佩瑤在電影裏飾演巧兒,在「長年區」生活,是薯仔和蕃茄(陳澤耀飾)兩兄弟的青梅竹馬。韓佩瑤接到這角色後,在劇本「看她(巧兒)的一些行為時,覺得就是我會做的行為」。韓佩瑤說:「巧兒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對愛情有一個很嚮往的畫面、想像,我覺得她和我都是一個不會想太多的女生。」如果要形容,韓佩瑤覺得巧兒和自己都是一個大咧咧的女生。

張艾嘉在1988年成立果實文教基金會,培養藝術創作新血,韓佩瑤18歲那年參加基金會在台灣的夏令營,夏令營某晚看到一片星空,讓她萌生到台灣升學、讀戲劇的想法。事隔數年張艾嘉仍然對韓佩瑤印象深刻,「我對她的印象很鮮明,她那種單純、她那種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所有反應都很直接……當我們做casting時,我第一個感覺就是要找一個人跟Angela很不像,她一走出來就知道,Angela是屬於那邊(「優日區」),她是這邊(「長年區」)」。張艾嘉向導演推薦韓佩瑤,起初導演都有些擔憂,但「看到韓佩瑤試完妝走出來,就成了巧兒」。

電影一幕是安晴到「長年區」修理手表,先到薯仔和蕃茄的家換衣服,薯仔着巧兒帶些自己的衣服來。韓佩瑤一開始看劇本時沒太大感覺,「但真的演時,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Angela很輕易走進我們的家時,第一下感覺是『憑咩啊?』」她續說:「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願意默默地支援薯仔的女生,是他的家人、朋友,但覺得我花了那麼多年才可以得到我渴望的機會,誰知道Angela直接就走進來了。」

敵意、嫉妒以外,韓佩瑤認為巧兒對安晴的感情更為複雜。「我覺得安晴對巧兒來說有一個很強烈的吸引力、魅力,『長年區』有點髒、穿衣服的形象很不一樣,所以當我看到一個來自完全不同世界的女生時,其實是渴望了解她。」安晴請巧兒助她換衣服,「當只有我們兩個人,我整個人專注在她身上時,會發現她跟我想像中的形象不一樣,如果單獨認識她的話,可能我們會是好姊妹」。

在電影結尾,任憑安晴和薯仔如何相愛,始終敵不過他年她日這個時間鴻溝。「什麼是時間?如果沒有事發生,我問你10分鐘前或1小時前,時間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你或者不會記得……只有當有事發生,時間就會有意義。所以劇本寫到最後,對我來說最好看的反而是,愛情雖然沒有結果,不過它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張艾嘉如此說。

《他年她日》

現正上映

預告片:bit.ly/4npQGE3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孫志超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藝述速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林珍真邀觀眾「歷生死」 劇場裏齊「看」美好的事 (2025-10-03)

Friday Planner:塑造轉換 (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