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九龍公園倒塌古樹 吊起「扶正」盼重生 (22:23)

發佈於

超強颱風「樺加沙」上周吹襲香港,多區出現塌樹,九龍公園一棵樹齡逾110年的大葉合歡(LCSD YTM/70)亦不敵強風而傾倒。文體旅局其後委託「中國建築」搶救,中建義工隊今日利用巨型吊機吊起樹幹,每次吊高10至15度後便要暫停工序,調整古樹捆綁帆布繩的受力位,確保不會因受力不均或集中受力而折斷,歷時5.5小時「扶正」樹幹。

另邊廂的愛民邨一棵40年印度橡樹日前亦不敵風球而倒塌。房屋署人員攔腰大幅修剪橡樹,再透過物理原理,令樹幹自動回復原位;不過則有樹木專家質疑,搶救方式不妥,樹木將難復元。

相比愛民邨先斬後種方式,工程人員在九龍公園採用不同方法救樹。

九龍公園的大葉合歡樹於九龍公園在1970年落成時,一直植根於 1 米多高的「泥膽花盆」,2004年入選香港「古樹名木」名冊,至上周遭颱風吹倒。中建義工隊應文體旅局委託,與康文署、樹木辦、九龍公園等代表及專家共同探討搶救方案;惟該樹樹齡太大,倒塌後僅靠約兩成根系維持,樹身亦有空心化跡象;加上起重機距古樹最近處65米,施工區域狹窄。對吊運精度及支撐構件等要求極高,因此義工隊及專家皆評定「搶救難度極大」。

整個搶救工程分成三階段。施工前,義工隊須先修剪樹冠並設30米圍擋,避免發生吊運風險。施工時,則捨棄金屬吊索方案,採用可承重30噸的帆布帶加「金剛圈」方案承托古樹,降低「二次傷害」的可能性。最後的「扶正」工序則歷時5.5小時,義工隊利用巨型吊機緩慢吊起樹幹,每升高10至15度便暫停工序,調整大樹捆綁帆布繩的受力位,確保樹幹不會因受力不均或者集中受力而折斷,成功「扶正」古樹,待今晚完成後續加固支撐和原土回填工作,穩固古樹後,則可移交給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