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娛樂

【娛樂場】8K紀錄片《窗外是藍星》 從中國空間站俯瞰地球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內地首部在太空拍攝、講述「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任務的紀錄片《窗外是藍星》,由朱翌冉執導,太空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使用8K超高清攝影機創作拍攝,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中國人的太空旅程,感受壯美奇景,空間站生活與太空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3太空人帶觀眾親歷其境

《窗外是藍星》記錄了為期6個月的太空任務,以太空人的第一視角帶領觀眾親歷太空生活,並由太空當中目睹地球一切景觀,與3名太空人一起經歷,感受他們在整個任務中的喜怒哀樂。導演朱翌冉表示用真實的太空取景來呈現太空題材,展現出更能震撼心靈的藝術感染力,「地球的真實質感是無法用數字技術渲染出來,這部太空電影能成功攝製,建立在中國載人航天不斷取得了不起成就的基礎上,是一次思想加藝術加技術創作的生動實踐」。

導演:第一個鏡頭已震撼

3名太空人肩負攝影師任務,事前只接受了約3小時培訓,朱翌冉說:「第一次跟他們見面是神舟十三號發射前,只見了約3小時,讓3名航天員學會使用8K攝影機,還一起探討了電影如何拍攝,然後他們就『消失』了。我只能通過電視看到他們在做什麼,一直在想『他們為什麼還不拍電影?我應該是唯一一個要通過新聞去看我的劇組什麼時候工作的導演』。 」朱翌冉表示曾擔心3名航天員能否拍好,直到看到拍回來的第一段素材,「第一個鏡頭已震撼到我了,窗外的地球太震撼了。如果以專業電影攝影師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是不公平的,他們的首要身分是探索宇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拍攝是在巨大風險和繁重工作之餘完成的。他們最大的優勢不是技巧,而是百分之百的在場和真實」。

王亞平為《窗外是藍星》擔任旁白,朱翌冉說:「給整部電影的配音時間只有一天,這對於專業配音員來說都是有難度的。王亞平從早到晚一遍一遍地去配,到後面聲音都沙啞了,但她聲音的磁性也出來了,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她非常豐富的情感,她的聲音既專業又溫暖,形成了電影中獨一無二的中國式浪漫。」

太空人王亞平聲音導航

說到為何選用8K拍攝?朱翌冉解釋:「我有一個感觸很深,楊利偉第一次飛向太空時拍攝的影像,到今天已經需要修復了,希望把真實的沉浸感帶給觀眾。」

《窗外是藍星》10月1日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