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地8月工業企業利潤增兩成 分析:低基數去產能推動 上游企業調整成效顯著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20.4%,大幅扭轉7月按年下跌1.5%,創2023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增速,亦結束3個月連跌,首8個月工業利潤按年增長0.9%,扭轉首7個月按年下跌1.7%。由於數據去年8月錄17.8%跌幅,分析指本月急升有基數效應支持,近期內地加強「反內捲」整治產能過剩,是次數據反映上游企業在產能調整有顯著成效,惟下游企業仍陷於過度競爭遺留的結構性困境。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今年首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按年增長2.3%,增幅與首7個月持平;營收利潤率為5.24%,按年下降0.06個百分點,不過高於首7個月的5.15%。國企期內利潤按年下跌1.7%,跌幅較首7個月收窄5.8個百分點;私營企業期內利潤增長3.3%,較首7個月擴大1.5個百分點。

首8月收入增2.3% 利潤率改善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于衛寧表示,利潤增長受惠於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加上去年同期低基數多個因素帶動,不同規模企業利潤均有改善。首8個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長7.2%,推動整體利潤增長2.5個百分點,原材料製造業利潤錄22.1%的較快增長,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增長1.4%,扭轉首7個月下跌2.2%。

民生證券:汽車製造業虧損概率較高

內地券商民生證券報告指出,若剔除基數效應影響,以兩年平均複合增速計算的8月工業利潤按年微跌0.5%,較7月增長1.3%呈邊際放緩。不過該行指出8月利潤結構較此前有明顯改變,產量對利潤的支撐正在減弱,來自價格的拖累則有改善。

下半年以來中央對「反內捲」更為關注,民生證券指出,以國企為主的上游行業較快響應減產政策要求,8月整體上游行業利潤改善,按年跌幅收窄至1.9%,為今年內最佳表現,黑色金屬冶煉等不少上游行業處於量縮價升的階段,反映行業出清過剩產能,價格和企業盈利修復。不過,曾經是利潤增長主力的下游行業,利潤增速表現平淡,例如汽車製造業處於量價齊縮的階段,由於過去「內捲」競爭耗盡利潤,仍處於消耗庫存,價格修復動力受壓,行業出現虧損的概率較高。

銀河證券:中下游行業仍需支持

銀河證券指出,8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跌幅收窄是利潤改善的主要原因,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減產,帶動部分工業品價格回升,不過收入增速顯示需求尚未明顯改善、經營成本按年上升,表明企業仍面臨一定經營壓力。該行認為,中下游行業「反內捲」仍需要更多支持,另要觀察支持內需政策有否延續,以及中美貿易談判和美國減息對外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