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河套邀意向 測量師:目前條件頗具挑戰

【明報專訊】管理河套香港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公司在上周三(24日)向業界邀請提交意向書(EOI),了解業界對於河套第一期其中10個地塊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的意見,目標明年起在選定地塊招標。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向本報表示,河套的交通配套需多年後落成、居住需求等仍是未知之數,加上要與北都其他地皮競爭,形容河套用地目前提出的發展條件對吸引市場投資「頗具挑戰性」。
港深創科園稱拋磚引玉態度開放
河套香港園區佔地87公頃,第一期第二路及第三批次包括22個地塊,園區公司首先針對其中10個地塊分兩組合向業界問意見,用途包括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及濕實驗室等,建議發展模式包括由發展商負責設計、融資、施工、管理、營運和維護,以及由發展商負責全部或部分發展成本。本報向港深創科園公司查詢將以什麼誘因吸引業界投資,以及第一期餘下12個地塊擬如何發展,園區公司回覆,文件提出不同合作模式「僅作引玉之磚」,會保持開放態度誠盼市場踴躍回應。
指鐵路待2034年 住屋需求難料
劉振江:投資者面對一定風險
劉振江形容,河套香港園區用地面對多項挑戰,包括鐵路站料2034年前後才啟用;另外河套正擬發展的其他地塊何時有企業進駐、何時有員工上班,以及在河套生活居民的數目,目前難以掌握,投資者需面對一定風險。
劉振江表示,香港發展商較多主要發展住宅,非園區今次提出的發展類別;同時文件提出在指定模式發展下業權歸港深創科園公司,發展商在河套用地沒業權作融資,同時契約年期最長多達50年或更短,將影響河套地塊的競爭力,認為《施政報告》提出包括北都其他用地在內,可限制性招標或直接批地,對發展商或更吸引。劉認為,園區公司問市場意見是好事,料不少意見將涉及需求估算及風險管理。
河套香港園區包括第二期用地,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在有線新聞節目《有理有得傾》表示,規劃基本完成,冀日後在現時為應急醫院的用地興建現代化醫學大樓,用於臨牀先進醫療技術研究、醫療科技研發等。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屋署運署公司註冊處試AI助批申請 涵審批外地人申駕照及建築圖則等 孫東冀提升效率 (2025-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