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楊何:公僕評核現不符「鐘形」分佈 首要改等級描述

發佈於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更嚴謹的公務員評核機制。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昨稱,現時評核結果不符統計學「鐘形」分佈,即大部分人屬中等,僅少數人屬極低或極高水平,估計因「好人文化」及未能充分掌握評級描述。新機制擬明年公布,楊何蓓茵稱首要改善評核等級描述方法,提供指引,「滿足工作要求,還要經常做超過工作要求,才達第一級」;亦會參考私人機構做法,以比例限制各等級人數。

《施政報告》亦提出設「部門首長責任制」。對於外界質疑受查人可能以辭職或退休逃避調查,楊太昨在港台《星期六問責》稱,即使受查人已調職或離任,部門仍須交代調查結果並記錄在案,可能影響受查人升遷,「聲譽損失也是損失,尤其對高級公務員」;若受查人以辭職及提早「清假」退休有意逃避調查,機制容許當局扣起受查人退休金。

稱增薪點應與表現掛鈎

被問到有評價擔心「部門首長責任制」可能令部門首長成為政府內「最危險的職位」,令公務員目標止步於副手,楊太稱不擔心,相信政府內升遷到副手的公務員都有「鬥志」及「服務的心」,不會因此對首長之位卻步。至於外界認為公務員「增薪點」機制助長「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作風,她認為「增薪點」應與工作表現掛鈎,評核等級改善後,「增薪點」或會因此拉高,改善問題。

目前公務員敘用委員會職權範圍不涵警隊,被問會否出現公平問題,楊何蓓茵稱警隊工作性質與公務員不同,警隊負責治安,文職公務員提供服務及處理牌照等,後者與市民接觸面較大。她說無打算修例涵蓋警隊,認為監警會制度足處理對警隊投訴及市民感有問題處,不建議重複免資源重疊。

敘用委會暫不擬增成員

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現有8名委員,被問到隨着工作負荷增加,會否增加成員及為應對科技發展而增設常設小組,楊太認為委員來自不同界別「德高望重」專業人士,縱加成員亦「未必開正嗰一瓣」;而現行機制容許委員會邀請外間專家或不涉事件的公務員協助,故暫不考慮增加成員或增設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