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昔日政商上流雲集 點心飄香人情味濃 名都筵席終散 華洋食客攜幼餞別

【明報專訊】自1990年在金鐘統一中心開業的老牌酒家「名都酒樓」,多年來吸引不少立法會議員、政商界光顧和設宴,昨日迎來最後一天營業。點心飄香35年,名都酒樓承載本港街坊乃至移民記憶,昨不乏外籍人士到場緬懷,觥籌交錯間可聽到粵英日法多種語言。曾定居香港的法國移民也來捧場,她形容酒樓儼然是其「家族史」的一頁,見證自己定居、誕下女兒又移民,慨嘆本港傳統美食漸減。有曾在統一中心工作的本地熟客三代同堂,憶述三十載光顧感受,卻未曾想到第一次帶孫女品嘗美食,已再沒有下次。
法籍熟客專程到場懷緬
位於統一中心4樓的名都酒樓昨日最後一天營業,中午茶市時段茶客絡繹不絕,有食客需等逾半小時才可入座,現場不少熟客在門口的點心車「打卡」。現居馬來西亞、來自法國的Laurence是食客一員。她說自己1995年來港定居,其後就經常光顧名都酒樓,最常點蛋撻、燒賣等點心。
Laurence憶述,初來港時需辦理證件,因名都酒樓距離法國總領事館較近,於是前來用膳,這亦是她光顧第一家提供點心的港式酒樓。當時還懷有身孕的她後來在港誕下女兒,女兒現時在銅鑼灣工作,近期從馬來西亞回港探親的她,昨亦特意與子女前來向名都告別。
Laurence盛讚名都酒樓食品質素佳,點心出爐新鮮熱辣,不存在預製,「(我們)吃點心就一定會來這裏」,她又說,各類新式食品在港發展擠佔了傳統港式美食舖位,強調對名都酒樓結業感非常傷心。Laurence的兒子笑稱,家人30年來幾乎只在名都酒樓吃點心,預料再難找到相似酒家。
楊婆婆一家三代同堂昨到名都用餐。楊婆婆說以前在統一中心工作,自酒樓開業便常來光顧,對其結業感不捨,她認為酒樓服務充滿人情味,食物味精不多,雖價格偏貴但品質有保證。楊婆婆的女兒說,昨收到母親電話說要「請佢哋食飯」,笑稱平日甚少光顧名都,今次帶上小朋友來體驗;而對於小朋友而言,今次是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楊婆婆還向記者稱因常來飲茶,經理免去他們全桌茶位費。
員工盛讚老闆心地好出糧準時
在名都工作25年的員工陳女士和蘇女士說,她們均已屆退休年齡,相信之後很難找工作,故名都結業後或考慮退休。二人又盛讚老闆,稱其他酒樓或會拖糧,但名都一向準時出糧,即使結業亦未拖欠半分工錢。蘇女士說,名都酒樓管理層一向體恤員工,經常關心她們工作是否辛苦,「經常拍膊頭向我們說『辛苦了』」。
名都酒樓現址今年6月以3.544億元售予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回覆本報查詢稱,校方最近達成一項購入金鐘統一中心單位的協議,該單位將用於教學相關用途;校方商學院一直在市區商業中心設有教學設施,以便就讀商學院課程的學生上課及交流。
明報記者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母企聘珍樓餘兩店 難全數聘回名都老員工 (2025-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