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嘉里鴻基倉每呎補價1729元 低鄰地八成 涉資近8億 兩年半前潤發倉每呎補價8692元

【明報專訊】除近年新界換地補價隨着住宅樓價大跌外,市區工廈轉住宅補價金額亦大幅下滑。嘉里(0683)及新地(0016)最新公布,其聯合持有的長沙灣嘉里鴻基倉重建項目,新近獲批出近8億元補地價,以可建樓面46萬方呎計,折合每呎樓面補價約1729元,遠較約兩年半前毗鄰、由華潤集團等持有的潤發倉庫轉住宅補價逾137億元、每呎樓面補價約8700元低約八成。
明報記者 甘潔瑩
上述項目由嘉里及新地各佔一半權益。值得留意的是,項目規模除較毗鄰潤發倉庫重建項目細外,亦較貼近西九龍走廊。
業界人士分析,工廈轉住宅的補地價金額,視乎修改地契後的價值而計算,而地契上指定的用途及相關條款,也會影響修改地契後的價值,如應用相關地積比率等,故不能一概而論。
項目貼近西九龍走廊 鄰近荔枝角站
嘉里指出,項目步行即可抵達荔枝角及長沙灣港鐵站,並稱對嘉里鴻基倉順利完成換地程序深感榮幸,而此舉為集團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項目將轉型為集住宅與商業設施於一體的發展項目,佔地約5.76萬方呎,重建後總樓面約46.09萬方呎,其中約43.21萬方呎作住宅發展,其餘面積約2.88萬方呎則作商業用途。
項目毗鄰由華潤集團等持有的潤發倉庫項目,2023年完成逾137億元補價,以總樓面約158萬方呎計,折合每呎樓面補價約8692元。
換言之,今次新地等每方呎樓面補價,較毗鄰地皮在兩年多內大幅低約八成。華潤等亦已就項目的第一期涉及507伙,上月已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預計2028年11月落成。
住宅涉43萬呎 商業樓面佔2.88萬呎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工廈轉住宅補價金額,視乎土地現有價值及修改地契後的價值而計算,而地契上指定用途及相關條款,也會影響修改地契後的價值,上述嘉里鴻基倉重建項目每呎樓面補價,與潤發倉庫重建項目的補價差幅大,或與地契上條款存差異有關,有可能如物業現狀尚未用盡地積比率,補價時只需就額外地積比作補價,尚未用的地積比率則不需補價,令補價金額也會較細。
張翹楚又提到,近年補地價金額下跌,北區每方呎補價低於2000元,連同建築費每方呎約5000至6000元,以及購入的土地成本,項目整體發展成本並不高,只要現有物業售價不再下調,發展商多會接納有關補價。
事實上,近年有不少工廈轉住宅的項目,較大型項目包括2023年1月,九倉(0004)完成已規劃重建逾10年的九龍灣九龍貨倉項目補價約20.9億元,以總樓面約82.9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補價約2520元。另外,越秀地產(0123)2023年11月則以約13.5億元完成油塘東源街項目補價,以可建樓面66萬方呎計,每呎樓面補價約2040元。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新地逾一年來完成北都兩項目補價 (2025-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