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熱點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襲 回顧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威力」 (13:58)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下午2時,樺加沙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84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30公里,預料向西或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22公里,橫過呂宋海峽並進入南海北部。天文台警告,本港周三(24日)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可能達颶風;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有本港氣象專家估計,樺加沙風力之強甚於天鴿和山竹。
翻查天文台網頁2018年資料,山竹的猛風和破紀錄的風暴潮對本港造成廣泛破壞,至少有458人受傷,另有不少於6萬宗塌樹報告,全港有超過4萬戶電力供應中斷,包括多個新界西及新界北的鄉郊地區、西貢、將軍澳及杏花邨的個別樓宇、長洲、吉澳、東平洲等。山竹在2018年9月14日登陸呂宋前的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十分鐘平均)為每小時250公里。
而據天文台網頁2017年資料,天鴿於當年8月23日趨向珠江口一帶及進一步增強,早上在香港以南海域發展成為超強颱風,達到其最高強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估計為每小時185公里。正午過後天鴿在澳門及珠海附近沿岸登陸,移入廣東西部及逐漸減弱。翌日天鴿橫過廣西,晚上在雲南減弱為一個低壓區。天鴿所帶來的風暴潮令本港水位普遍升高一至兩米左右,適逢天文大潮及漲潮,疊加效應導致本港多處低窪地區被海水淹浸。天鴿吹襲香港期間,本港最少有129人受傷,另有超過5300宗塌樹報告。
山竹襲港期間,鰂魚涌的潮位(即天文潮位加風暴潮)最高升至3.88米(海圖基準面以上,下同),超越了天鴿襲港時錄得的3.57米,並僅次於1962年溫黛襲港期間錄得的3.96米。
資料來源:天文台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