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台灣高鐵今起寧靜化 育兒家長壓力大

發佈於

【明報專訊】台灣高鐵今天(9月22日)起正式實施「寧靜車廂」制度,電子設備提示須設靜音,看影片或聽音樂、打遊戲要全程佩戴耳機,通話要到車廂玄關處(車廂與車廂之間),車內交談亦要輕聲細語。乘客若違規不聽勸告,可被拒載。有關規定連日引起討論,許多市民表示贊同,有立委呼籲台鐵也跟進,亦有新手家長擔憂攜兒童搭車壓力大。大陸高鐵已實行「靜音車廂」近5年,本報記者近日專程前往體驗。

陸高鐵指定車廂「靜音」

在中國鐵路12306購票App上買票的時候,設有「靜音車廂」的列車會在列車序號右上角標有「靜」的黃色標誌,在選擇座位時可以選擇「請優先為我分配『靜音車廂』車廂席位」,若該車廂有餘票,就可以買到「靜音車廂」的車票,價格與其他同等車廂一樣。

大陸高鐵去年拓展至92列動車組列車提供「靜音車廂」服務,包括4列內地與香港間開行的跨境高鐵列車。與台灣高鐵全部車廂「寧靜」不同,大陸高鐵設置指定車廂「靜音」。

多處現「靜」 無隔音設備

乘客年輕 廣播聲量低

進入「靜音車廂」內,發現和其他普通車廂並無區別。目前靜音車廂一般設置在二等座,除了車廂內各處張貼或懸掛「靜」的標誌,車內裝潢與普通二等座車廂一致,沒有隔音設備。記者發現,「靜音車廂」的乘客普遍較年輕,大家也很安靜,很多人在睡覺或用電腦工作,也有人戴耳機看短片,廣播聲量也比正常車廂低一半以上。

不過也有人表示,搭「靜音車廂」就像開盲盒,試過有人開擴音看影片,也有情侶吵架。但列車服務員會經常巡視,提醒乘客降低聲量。特別的是,負責推銷商品的服務員,準備了耳機、止鼾器等「靜音」商品給乘客選購。

根據「中國鐵路」的規定,在「靜音車廂」使用電子設備時要戴耳機或關閉擴音功能,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要離開「靜音車廂」,不建議攜嬰幼兒乘車的旅客選購「靜音車廂」。

攜帶幼童出行這一點,一直是引致車廂乘客對立的熱門問題。這次台灣高鐵的新政策,亦掀起台灣公共運輸的「育兒友善缺口」討論。

台憂助長不友善兒童文化

雖然台灣高鐵強調,新政策對嬰幼兒或病患等情况採彈性處理,將主動安撫或提供協助,不會拒載。但在近期討論聲中,許多年輕父母表示「壓力山大」,擔心「寧靜車廂」實施後,乘客對聲音會更敏感,孩子到時候哭鬧會更容易迎來異樣眼光和質疑。

關注兒童安全領域的台北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強調,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危機,沒有育兒經驗的人增加,社會對孩子耐受度下降,容易助長「不友善兒童文化」風氣,加劇大眾降低生育願望,形成惡性循環,政府、公營企業應帶頭考量兒童需求。台灣立委林月琴認為,高鐵在推動政策前,應規劃多元的車廂分區。借鏡日本新幹線的經驗,明確規劃「親子車廂」或「家庭友善空間」,再推動「寧靜車廂」,讓乘客有多元選擇。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