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袁國守:旅遊股長揸短炒皆宜

【明報專訊】上周說全球主要股市年初迄今皆升,人人賺錢的市况下,資金輪流炒作自然更熾熱,今周補多句:「音樂椅」遊戲結束前,相信只有少數炒友願離場。除了科技股獲追捧外,上星期多個主題也炒上,其一是旅遊股,其實此板塊短炒長揸皆宜,一旦隨後熱錢「散水」沽貨,可重新考慮低吸。
港股近日氣勢如虹,上周恒指一度突破27,000點大關。市場投資氣氛高漲,但又未算去到極端貪婪的情况,相比過往如1997、2000及2007年,不少打工仔喊着「辭工炒股」的「大時代」,目前投資者警戒心尚足。當然,現時「北水」主導港股方向,難全然跟往昔比較,但南下資金活躍,當下仍是理想的炒賣環境,若愛短炒好好享受這段難得的日子。上周多個主題先後炒起,包括科技、旅遊、晶片及機械人概念等,其實這些板塊不但可借短期因素趁勢炒,亦可視作中長線投資對象。今日集中談旅遊股,如旅遊平台股攜程(9961)和同程(0780),上周曾飈至歷史新高,而航空股國航(0753)亦一度彈升至1個月高位,炒高主因「超級黃金周」將至,國慶加上中秋節,內地將於10月1日至8日連放8天假。
攜程同程上周創新高 國航炒起
當然,炒完「超級黃金周」後,衝高的旅遊股料回吐,但中長線去看,相關股份值得候低吸納,因商務部等聯合發布擴大服務消費的措施,包括擴大對外開放投資、擴免簽國家範圍,以及優化學生假期安排等,都對內地旅遊和消費行業有利。內地民眾喜歡出遊,當然是事實,按文化及旅遊部發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32.85億人次,按年增20.6%;國內居民出遊花費3.1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5.2%。不過,看好中國出境旅遊(outbound travel)的同時,亦不要忽略入境旅遊(inbound travel)的增長潛力。
事實上,內地持續放寬過境和入境免簽政策,如今年6月9日起,中國對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及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至今適用單方面免簽政策來華國家已擴展至47個。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今年7月中公布的數字,2025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3.33億人次,按年升15.8%;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佔入境外國人的71.2%,按年升53.9%。大摩預計,未來10年中國的入境旅遊零售市場規模將增長超過3倍,從2024年的140億美元,增長至2034年的600億美元。該行認為,中國領先的消費電子產品,以及泡泡瑪特(9992)等品牌在全球的崛起,吸引遊客訪華,激發購物需求。
可以想像,旅遊股如攜程,不但得益於內地民眾國內及出境旅遊,還受惠於更多外國人前往中國旅遊,故中長線前景值得看俏。2025年第二季,攜程旗下國際平台Trip.com佔集團收入比例提升至14%,入境旅遊預訂量按年漲逾100%,主要受韓國和東南亞這兩個最大客源地的需求驅動。再者,集團旗下攜程商旅通過自建和收購等方式,不斷發展及壯大國際業務,如近日收購歐洲旅行管理公司Key Travel,實現了在歐洲6個、北美1個、非洲1個,共計8個市場的覆蓋,目前攜程商旅在全球自營的市場超過20個。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美儲能高速發展 可吼EOSE (2025-09-22)
伍禮賢:中電信數字化業務料成未來增長亮點 (2025-09-22)
涂國彬:美聯儲減息正常 金價反應亦正常 (2025-09-22)
曾錚:基本面改善 新興市場債券看好 (2025-09-22)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多措並舉發揮優勢 (2025-09-22)
《幫你格價》:股市波動 做定存分散風險 (2025-09-22)
葉創成:為家人認購25手銀債 (2025-09-22)
陳正犖:歐元料短期不減息 上試1.2 (2025-09-22)
許健生:港創科北都人才AI「四輪驅動」 (2025-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