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歷史學者:美軍B-24轟炸機空襲太古糖廠所投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歷史系主任鄺智文說,今次發現的1000磅AN-M65型號炸彈,相信是1945年4月2日由美軍空襲香港時投擲。他引述歷史資料稱,當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0重轟炸機大隊派出的24架B-24轟炸機,每架配備6枚1000磅炸彈,全部144枚相信均為今次發現的AN-M65型號炸彈。美軍轟炸機當時由菲律賓到香港執行任務,原定目標為海上船艦,但任務其間沒發現船艦,轟炸機於是分頭行事,其中數架改為攻擊太古糖廠。
生產或投彈角度問題 未激發引信
鄺展示空襲當日下午約2時20分拍攝的航空照片,可見不少炸彈被投入海中,該處部分海面目前已被填平,變成鰂魚涌海濱花園。
鄺說,當時美軍常使用500磅、1000磅及2000磅炸彈,歷史記載曾有2000磅空投炸彈在太古一帶墜落並爆炸;根據以往新聞報道,1946年在鰂魚涌、太古一帶亦發現未引爆的炸彈。他說,炸彈在空投後沒即時爆炸,可能涉生產問題,亦可能因為投彈角度問題,沒有激發炸彈引信。
估計二戰時逾千枚炸彈投港
鄺又說,以全世界來看,二戰時代炸彈約有10%沒即時引爆,在日本及德國等地,亦曾於戰後數十年做工程時炸彈突然爆炸。他說二戰時本港經歷幾十次大大小小的空襲,保守估計逾千枚炸彈被投進本港範圍。
2018年沙中線灣仔工地(會展站)3次發現戰時炸彈,型號與今次發現的一樣,鄺說當中涉及兩次空襲,沙中線炸彈的空襲相信於1945年1月發生,當時目標是維港的船艦。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拆彈主將:彈殼首切方洞燃TNT 因應地盤土軟變通棄切圓 歷9小時化危機 (2025-09-21)
疏散1900戶6000人 450住庇護中心 (2025-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