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超強颱勢掀風暴潮 水位恐若山竹 「樺加沙」周二進400公里範圍 天氣轉壞

【明報專訊】熱帶氣旋「樺加沙」昨增強為強颱風,天文台預測會增強至超強颱風,本周中期靠近廣東沿岸,本港周二及三天氣逐漸轉壞,周三樺加沙最接近時會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巨浪及湧浪,並帶來顯著風暴潮,屆時沿岸水位或與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吹襲本港時相若。翻查資料,天鴿及山竹襲港時本港多處嚴重水浸,以山竹較嚴重,本港水位普遍升高逾兩米,鰂魚涌及大埔滘潮位最高分別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3.88米及4.71米,僅次1962年「溫黛」襲港3.96米及5.03米的紀錄。
中心不經台菲 勢保持強度吹襲
昨晚8時,樺加沙集結於本港東南偏東約161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天文台稱,位於菲律賓以東的樺加沙顯著增強,該處熱帶氣旋潛熱較高,加上配合良好高空輻散及偏弱垂直風切變,預料樺加沙會增強至超強颱風,未來一兩日橫過呂宋海峽進入南海。由於樺加沙中心預料不會經菲律賓及台灣等陸地,周中或保持超強颱風強度靠近廣東沿岸。按最新預測路徑,樺加沙周二下午將進入本港400公里範圍。
天文台稱,樺加沙環流相當廣闊,縱使各預測模式對其於香港南面掠過時與本港距離有一定差異,但預料其猛烈風力仍對本港帶來相當大威脅,預測周三本港風力達8至9級烈風,離岸及高地更達11級暴風。
樺加沙靠近廣東沿岸時,預料亦帶來顯著風暴潮。天文台分析,若樺加沙以超強颱風強度在本港以南近距離掠過,並配合最高天文潮時間,沿岸水位會升得更高,屆時或與天鴿及山竹襲港時相若,實際升幅取決於樺加沙強度及最接近本港距離及時間。天文台提醒市民留意最新天氣消息及做好防風防水浸準備。
梁榮武:距離沒早前預測近 需觀察
翻查資料,當年天鴿風暴潮令本港水位普遍升高一兩米,適逢天文大潮及漲潮,疊加效應致本港多處低窪地區被海水淹浸,鰂魚涌潮位最高升至3.57米。山竹風暴潮更強,本港水位普遍升高逾兩米,鰂魚涌潮位最高升至3.88米,當時6個潮汐站中5個錄得破紀錄風暴潮,餘下橫瀾島潮汐站在風暴下嚴重損毁而未有紀錄。
中心風力預測升 周二時速210公里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回應查詢稱,據天文台昨日預測路徑,樺加沙與本港距離或沒早前預測般近,若屬實其影響或未有先前形容般厲害,但具體仍需觀察。
對比天文台近兩晚預測,前晚預測樺加沙周二晚至周三晚掠過香港南面時,會在離本港較近位置「轉彎」向西移動,昨日則預測在離港較遠位置轉彎。不過,天文台昨晚同時調升對樺加沙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的預測,預計周二晚進入本港200多公里範圍時每小時風速210公里,較前晚195公里強。
另外,受樺加沙影響,國泰航空、香港快運、香港航空及大灣區航空均表示,將豁免周二至四(23至25日)香港航班更改機票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