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開箱】《紐約暗煞》 列斯阿曼保護吹哨者惹禍上身

【明報專訊】本港接連發生吹哨者揭露教育及醫療黑幕事件後,反遭恐嚇、網絡欺凌甚至被捕,令人擔心公義如何能夠彰顯。《非正常械劫案》大衛麥堅斯(David Mackenzie)執導、《金屬之聲》列斯阿曼(Riz Ahmed)與《仙履奇緣》莉莉占士(Lily James)合演驚慄片《紐約暗煞》(Relay),說的正是吹哨者生命受到威脅,寧願放棄告密,主動交還證據,從此苟且偷生的悲劇,導演形容本片:「故事屬於虛構,但能觸及真理,反映誰能控制信息和輿論,便成為社會戰場致勝的關鍵。」
「黑名單」劇本出色
《紐約暗煞》劇本來自2019年荷李活「黑名單」(Blacklist),話說電影界數百名編審每年從大量原創劇本中挑選10部最具創意的佳作,以供電影公司選購,《紐》片正是Justin Piasecki首部長片劇本,爛番茄網站綜合119篇影評文章得分79%,觀眾好感度更達89%,證明「黑名單」質素有保證。電影在2023年開鏡,去年9月在多倫多影展首映,事隔一年終於全球開畫,可惜票房反應冷淡,北美僅收316萬美元(約2465萬港元),落得叫好卻不叫座下場。
電影取名Relay,所指是一種專為聽障人士提供電話接駁服務,使用者透過文字輸入,經由接線生朗讀,讓第三方得悉通話內容,由於對答均不留痕,具有保密作用。故事由《AIR》馬修邁赫(Matthew Maher)飾演藥廠職員Hoffman說起,他原本打算控告藥廠違規,但經不起對方恐嚇,於是向「中間人」Ash(列斯阿曼飾)求助,後者負責為黑箱企業與吹哨者斡旋,由他暗中談判,一方交還證據,另一方不作追究,直至吹哨者全身而退,Ash便功德圓滿。事件看似雙贏,其實正義慘敗。
Hoffman隱居之後,良心繼續掙扎,此時Ash收到另一求助,任職糧食機構的科學家Sarah(莉莉占士飾)得悉基因改造的副作用,向上司反映不果,更遭無理解僱,於是偷走調查報告,準備訴諸法律,然而黑幕未穿,生命已受威脅,《阿凡達》森禾霍頓(Sam Worthington)飾演Dawson及其團隊奉命搶回證據,Ash再次施展高超的談判技倆和反跟蹤手段,力保Sarah安全,可惜意外頻生,從未公開露面的Ash為救佳人被迫曝光,更捲入意想不到的巨大陰謀。
《紐約暗煞》故事簡單勝在結構精密,Ash、Sarah和Dawson之間的貓捉老鼠遊戲,未到最後一刻,不知鹿死誰手,結局前更突然扭橋,兵賊難分,頗有驚喜。大衛麥堅斯控制節奏亦是一絕,電影片長111分鐘,幾乎沒有冷場,尤其是在槍戰、肉搏、飛車等場面均欠奉的情况下,單靠Ash「食腦」部署和調度,已把Dawson玩弄於股掌之間,過程緊張刺激。至於片尾出現的犯駁位,最終亦因角色立場逆轉而變得合情合理。
角色設計見心思
電影以紐約為背景,透過大城市的壓迫感,突顯Sarah的孤單和無助,她不止一次對着電話跟Ash哭訴:「不要讓我單獨面對。」角色設計亦見心思,透過Ash參與酗酒人士的分享會,暗場交代他也曾是個失敗的吹哨者,為了彌補昔日過錯,才會單人匹馬保護這些孤獨鬥士。列斯阿曼佔戲最重,表現亦算及格,反觀莉莉占士和森禾霍頓欠缺驚喜,感覺相當樣板,成為全片最明顯的扣分位。
上映日期: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