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直資校試行擴收非本地生 蔡:因配套較足

發佈於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試點計劃」,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數及每班學生人數,以擴大錄取持學生簽證並自資入讀的非本地生,料最快2026/27學年推行。教育局長蔡若蓮昨稱,不少直資學校現已提供非本地課程甚至設宿舍,配套較充足,故選擇直資學校做「試點」。

學界常建議當局放寬容許官校及津校以自資方式吸納非本地生,蔡若蓮曾多次表示,考慮到善用公帑原則,建議並不合適。昨日再被問及建議,蔡回應稱官津校目前只提供本地課程,以廣東話授課,倘要吸引非本地生,建議未必合適;惟她強調計劃屬試行性質,當局總結經驗後,會再審視公營學校是否準備好收錄非本地生。

八大非本地生限額放寬至五成

蔡:上限非目標

被問當局為何不放寬學生簽證限制,容許內地生申請學生簽證來港讀書,蔡稱目前與內地當局有共識,不會簽發學生簽證予內地生。

至於8間資助大學非本地本科生的收生限額由四成放寬至五成,蔡昨日重申,五成是上限並非收生目標,各校可視乎宿舍數量、教學空間等條件,自行決定取錄人數。至於五成是否「終極上限」,她說視乎院校收生及宿舍建設進度再決定。

特首:續吸「帶路」學生 生源愈闊愈好

另外,特首李家超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有聽眾關注上學年大部分非本地生來自內地,政府如何確保收生更多元。李說,收生由院校決定,政府會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港,包括增加獎學金名額,稱非本地生來源愈闊愈好。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執業證書考慮教師進修 「不止學術」 蔡若蓮:對現職影響微 陳國基:憂「離職10年再教」者脫節 (2025-09-20)

修例放《施政》附篇 陳:都係報告一部分 (2025-09-20)

輸勞收緊限侍應初級廚師 孫玉菡:要動態精準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