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1+」優先審緊急新藥 目標百日內批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於現行「1+」新藥審批機制下增設特別通道,優先審批醫管局建議的嚴重或罕見疾病創新藥。衛生署長林文健昨稱,初步計劃於新通道下100日內可完成藥物審批。醫衛局長盧寵茂(圖)強調,措施讓緊急藥物能更快通過審批程序,讓市民盡快治療,強調不會影響藥物質素及安全。有藥劑業界稱過往政府遲遲未引入部分罕病藥物,相信新措施可令病人受惠。
盧:現「指定用藥」靠醫護判斷 不理想
自前年推出「1+」藥物審批機制,有14項新藥通過審批並在港註冊,其中7項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今年施政報告建議於「1+」機制下再推出「特別通道」,優先審批醫管局建議的嚴重或罕見疾病創新藥。
林文健昨在《施政報告》措施記者會稱,期望「特別通道」下能於100日內完成對醫管局建議新藥的審批程序,但強調仍需時觀察實行時複雜程度、申請數目等。他又說,現時「1+」機制中,新藥需於150日內完成審批,過去所有申請均達標。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於電台節目稱,會留意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快速核准途徑,希望盡快引入該地近期註冊藥物。
藥劑師:昔因價錢遲遲未引入罕病藥
盧寵茂表示,外地均有類似「快速通道」路徑,當病人無其他藥物選擇,或有緊急需要,否則生命或身體功能將受損時,則會加速審批新藥,強調不會影響藥物質素及安全程度。他說,目前以「指定病人用藥計劃」申請使用未經註冊藥物,需依賴醫護自行判斷及承擔責任,情况不理想,故希望推出特別通道規範做法。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高級執行董事陳素娟向本報稱,「快速通道」審批藥物速度需視乎人手及審批藥物容量,尚待了解新途徑做法。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表示,過往有病人組織要求引入罕見病藥物,但政府因價錢遲遲不引入,認為優先引入病人所需藥物是好事。他稱,不少內地藥廠希望透過參與「1+」機制邁向世界,相信因內地藥物價錢較便宜,有機會逐漸佔據本港藥物市場。
李夏茵冀引基因治療助癌病人
施政報告亦提出加強癌症篩查及治療等服務,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表示,目前公院照顧16.4萬癌症病人,預期癌症病人將愈來愈多,需更精準幫助病人,其中希望引進基因治療及測試,為病人選擇合適化療藥物。她亦希望以日間服務令病人治療更有效率,而隨着癌病服務愈來愈複雜,未來希望以個案經理模式治療泌尿科癌症病人。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檢討輸勞 飲食零售優先更新人力推算 料明年初完成 學者倡部分行業設熔斷制 (2025-09-19)
精神健康應急制 設二級三層框架 (2025-09-19)
AI升效組無KPI 「做得不夠快會究責」 (2025-09-19)
沙灘交市場營運 盼效歐洲成必訪景點 (2025-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