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部門首長責任制分兩級 賦敍用委調查權 嚴重問題由司長決定調查否 倘涉內部運作「不公開」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今年中提出建立的政府高層官員責任制度,昨日《施政報告》有不少篇幅交代詳情。政府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處理各級公務員失當的「行政問責」,並會修例賦權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調查部門的嚴重問題,以及邀請專家或與受查部門無關連的政府人員參與。至於會否公開調查結果,政府消息表示需視乎個別案件,若涉個人私隱或政府內部運作將不予公開。被問到會否因此導致政府人才流失,李家超明言若「他們這樣想,就應該離開」,無資格當部門首長。

可查機密? 消息:可「全面調查」

《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以加強部門首長的「責任擔當」及管理團隊責任。根據責任制,當局將設兩級制調查公務員缺失,再按輕重作相應行政或紀律處理,包括不獲增薪、降級、革職等。調查機制第一級由部門首長負責,處理「一般性質」問題。第二級「嚴重問題」由獨立於政府系統的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負責;政府將提交《公務員敍用委員會條例》的附屬法例,擴大委員會的職能以涵蓋調查(見表)。至於職能是否包括查閱機密文件或調查司局長級,政府消息稱,制度目的是讓委員會可「全面調查」,將盡快提交有關草案交代細節。

第二級調查機制由有關部門的司局長啟動,至於由誰啟動調查及決定問題輕重,消息人士稱不能一概而論,強調部門過往都有調查工作,部分來自投訴,也有部分來自傳媒報道,新制度是要「制度化」。

李家超昨日提到,新措施更能「節省」尋找部門去處理公務員缺失問題,同時減少社會對政府處理方案的疑慮。他又提到,過去有政治問責官員因表現未令他滿意,需換上更好的官員。翻查資料,前文體旅局長楊潤雄、前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於去年12月被免職。

李:不用新機制查物流署

物流署早前購入「冒牌水」,李家超昨在電視論壇被問到會否採用新機制處理涉事公務員,李稱新制修例需時,故不會用新機制展開調查。

另外,繼簡化公務員紀律程序後,公務員事務局將研究建立「更嚴謹的評核機制」,但未提細節;各司局長亦須督導轄下高級公務員做好其下層的人事管理,包括評核、調配、晉升和紀律跟進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目標明年完成研究,將參考其他地區做法,又舉例同一職級的公務員如行政主任,會獲派往前線或後勤工作、工作部門的大小不一,難以同一標準評核,否則可能不公。

現時公務員評核制度分6級,評級為最低兩級者或要被勒令退休,而除達頂薪點的公務員外,工作表現令人滿意都可獲增薪;翻查立法會文件,過去3年有40人不獲增薪,其中去年有21人。

研建「更嚴謹評核制」

李:較多公僕獲較高評級

李家超昨晚出席電視論壇,被問會否透過評級制只限表現較好的公務員才可增薪,他稱增薪一直需部門主管建議,他做公務員多年,較多公務員獲得的評級屬較高,認為新機制應對整個公務員團隊公道。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昨向全體公務員發信,並與4個公務員中央評議及4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團體會面。她指出,現時績效問責是《公務員守則》的基本信念之一,履職盡責是對每個公務員的根本要求。

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表示全力支持推行責任制的建議,會秉持公正持平原則履行職務。該委員會成員全由特首委任,要有公職或服務社會經驗,現職公務員不得加入;現時共有8名委員,主席鄭美施為前環保署長。

明報記者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3項目未達標 「均有可接納理由」 (2025-09-18)

房會推資助單位長者樓換樓 10年業主毋須補價 房協同類計劃6年接29申請 (2025-09-18)

租置計劃零着墨 李稱「未到決定階段」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