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教師擬設執業證書制 須定期更新 學界稱事前無諮詢 政府消息:修例回應社會聲音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附篇提到,政府擬修訂《教育條例》,包括增設執業證書制度,旨在「完善」教師註冊機制,「維護教師團隊的專業質素」。據了解,所有幼稚園、中小學教師日後授課前要獲取執業證書,並設有效期、要定期更新,修例草案擬明年交立法會。多個學界代表昨向本報表示事前未獲諮詢,教聯會期望當局充分諮詢學界意見,促釋除疑慮。有校長擔心加重教師負擔,盼當局簡化獲取證書程序。
繼2022年底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新一份《施政報告》的附篇提出要規管教師,正文則無交代。數名學界代表昨向本報表示無被諮詢,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稱事前無獲悉修例,期待當局盡快交代細節;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作芳同稱未接獲諮詢。本身是小學校長的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措施引起學界疑慮,期望當局聆聽及考慮現職前線教師、教育團體與工會意見,「機制亦須清晰、務實及廣為教育界接受」,避免打擊業界士氣。政府消息人士稱,正就修例諮詢律政司意見,會盡快諮詢持份者意見。
消息:考慮刑事紀錄有否進修
《施政報告》稱修例可確保所有教師均為適合及適當人選。消息人士解釋,過往有人質疑「為何教師註冊屬終身制」,修例為回應社會聲音,確保教師「可持續地符合專業發展要求」,會參考海外做法。消息人士未有透露獲取證書的形式,稱當局會考慮申請人過往刑事紀錄、有否持續進修等因素,形容新制「一般教師都能符合到」,又指可應對部分有牌卻長年不到學校任教的教師,確保師資「與時並進」。
校長憂添負擔 倡簡化程序
至於修例是否因應國安法而推出,該消息人士僅稱教師應「守法合規」。幼稚園校長關淑玲相信,修例離不開與國安相關。她同意近年因應適齡學童人口減少,不少教師選擇轉行可能難覓工作,令持牌但非現職的教師增加,認為修例確可保障教師專業水平。惟她擔心修例會加重教師負擔及學校行政壓力,建議當局簡化領證過程,亦可考慮以訪談形式評核教師,避免考試為教師帶來沉重壓力。
直資主席:現已有「足夠工具」規範
陳狄安表示,教育局近年已推出《教師專業操守指引》,亦會定期查核教師刑事紀錄,現時理應已有「足夠工具」規範教師操守,他期望了解當局修例理念。陳形容引入執業證書並不新穎,本港其他專業如醫生、律師等亦有類似制度,但認為教師適應需時。
準教師協會主席呂志凌昨向本報表示,新措施難免令教師有負擔,但提醒教師不用過分焦慮,預計執業證書考慮的元素如刑事紀錄和持續進修,前者一直有審查,後者當局亦有一直要求教師每3年參與至少150小時持續專業發展活動,「好多item其實已經存在,但有機制就可確保老師做到『原本要做嘅事』」。他不排除有教師會因新例對入行卻步,希望當局盡快解說。
根據教育局截至2023年2月數據,全港共有近16萬個註冊教師。現行《教育條例》規定,任何人如在學校任教,須註冊成為檢定或准用教員;《條例》亦賦予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權力,倘註冊教師有失當行為、干犯可判監罪行等,可被取消註冊。
明報記者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直資校可申請增班增人 專收非本地生 (2025-09-18)
八大非本地生限額增至50% 消息:不排除再放寬 (2025-09-18)
兩年計劃資助配置新科技義肢 六小龍「強腦」參製 (2025-09-18)
設AI效能組 要求部門每半年交計劃 (2025-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