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設北都發展委員會訂專屬法例推優惠政策 擬分階段開發洪水橋 先建零售、會展項目吸人流 (11:34)

發佈於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宣布將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成立由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制訂北都各發展區的營運模式,並會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及訂立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律。

其中北都發展委員會將下設三個工作組,包括:

  • 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工作組,由財政司長領導,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包括為不同產業園區度身成立一間或多間園區公司、法定或非法定專門機構,制訂公私營合作模式;研究從「價高者得」招標轉向「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並設計不同融資方案,包括股份制、債券、政府注資及「土地參股」等。發展局正就洪水橋約23公頃產業用地進行產業園公司的政策研究,待向「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匯報後會在今年內公布建議。
  • 大學城籌劃及建設工作組,由政務司長領導,成立調研專班,研究北都大學城發展模式,實地考察不同地方大學,廣納本地、內地和國際知名大學校長或代表等意見;研究把香港優勢學術領域與產業深度結合發展的路徑,以及促進內地和國際領先的大學或研究中心進駐的策略。
  • 規劃及發展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領導,負責由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統籌整合規劃、工程、土地、交通、環保等作全面部署,促進產業進駐,創造職位和提升生產力。小組特設專案監督辦公室,加強工程審批的統籌和監督,並設時限和分階段通報機制,以加快速度。

參考內地「分階段開發」模式

李家超表示,將會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包括引入快速審批制度,並將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以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容許初期先建設和營運零售、娛樂或會議展覽等低密度設施,藉此吸引企業進駐,再落實長遠發展,會率先就洪水橋商業用地施行此模式邀請巿場提交意見。

李家超又說,會以原址換地、「片區開發」等多元開發模式推動市場參與,將靈活批撥土地,若以租約而非地契批出,租期可長於7年;配合不同產業政策,亦會可採用公開招標、限制性招標或直接批地的模式。當局亦以「按實補價」減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

北都專屬法例方面,將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及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以注入資金,亦將加快批出建築圖則等。他又說,將會推動大學城建設,採取安全省時省錢的建造方法。李家超亦指出,政府會為北都制訂優惠政策包,以更快、更靈活的方式與產業商討落戶細節,創造更多高收入的優質職位及提升生產力,並引入和培育產業,創造職位和提升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