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發展遊艇經濟及增加泊位 推動「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 (12:50)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遊艇經濟,包括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增加遊艇新泊位,並放寬對訪港遊艇要求,海外及內地遊艇入境香港,將不再需要強制性地預先在私人營運的遊艇會或碼頭預留泊位。消息指,海事處將要求訪港遊艇須配置達國際標準的雷達,讓處方可透過雷達系統隨時追蹤遊艇位置。
政府將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並授權內地相關機構為當地船長進行考試及提供短期培訓課程,便利內地訪港遊艇船長獲得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資格;該措施會適時拓展至海外地區推行。政府消息解釋,現時只有通過本地考試取得資格的船長才能駕駛船隻在香港水域航行,故非本地船長很多時需聘請本地船長代理駕駛。
料推動遊艇經濟措施於未來一年推行 不擔心本港船無位泊
政府亦將設立「遊艇動態監察系統」,容許訪港遊艇無須在私人營運的遊艇會或碼頭預留泊位,亦將容許訪港遊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資料,以便相關部門進行預先審核。消息稱現時法例要求船隻訪港前24小時須向海事處通報到港時間、位置、目的等,另亦要求提交船上人員的資料供入境檢查,日後船隻可一站式經電子系統提交相關資料,便利批核。
消息稱,上述3項措施均會在未來一年推行,現時每年有數百隻遊艇訪港,當局期望推行上述措施後會增加,當局會研究在西貢、大澳、赤柱灣、大潭灣等地設非本地遊艇專用泊位,會考慮如何平衡安全與便利。消息又強調,訪港遊艇來港後會繼續按法例不可進入避風塘,遊艇需自行在遊艇會或其他水域範圍錨泊,政府曾在2022年評估,香港現存泊位至2035年仍足夠讓本港船隻使用,故不擔心開放「遊艇自由行」後本港船無位泊。
另外,李家超說,當局將在前南丫石礦場、香港仔避風塘擴建及紅磡站臨海項目增加約600個遊艇新泊位;亦會推進「機場城市」遊艇港灣建設,額外提供超過500個泊位,包括可容納80米以上超級遊艇的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