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調查:兩成未用AI輔教學 教聯促教師在職培訓必修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力推「數字教育」,鼓勵學校善用人工智能(AI)教學。教聯會調查發現,逾兩成受訪教師未曾使用AI輔助教學,當中四成歸因不熟悉AI工具、三成半歸因課時緊迫。該會建議政府應盡快制訂AI教育發展藍圖,並要求在職教師培訓必修AI內容,令本港數字教育「急起直追」。
未用者四成因不熟悉
教聯會今年5月以問卷訪問514名幼稚園至中學的教師,了解他們使用AI輔助教學的情况,結果發現77.8%受訪教師曾使用AI輔助教學,22.2%尚未試用。
尚未試用AI輔助教學的教師當中,四成表示因不熟悉AI工具,35.2%稱因課時緊迫,無法抽時間使用,另有28.7%擔心學生過度依賴AI工具,故選擇以傳統方式教學。
已用者75%用於備課
在已應用AI工具的教師中,75%稱主要用於備課,63%用以製作工作紙或教具,44.5%用作處理學校行政工作。受訪教師中,近九成認同AI能提升教學效能,逾八成認為AI可減輕工作量。
儘管不少教師選擇使用AI,調查發現他們遇上不少困難。65.3%已應用AI的教師認為AI輸出內容的準確度有待提高,39.7%則擔心AI教學存在私隱、數據安全問題。同時,有近半數受訪者稱學校未有對教師提供足夠的AI教學支援。
倡政府訂AI教育發展藍圖
教聯會認為,儘管政府已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督導委員會,目前學界推動數字教育的校際差異大,調查亦反映教師使用AI仍面對困難,建議政府應盡快成立專責小組,為AI教育制定長遠發展藍圖。該會認為藍圖應界定數字教育的目標、實施路線圖和指標等,並涵蓋各階段的AI學習框架,確保政策考慮不同學生需要。
該會同時建議當局將使用AI納入在職教師培訓的必修內容,並擴大數字教育資源,而國家教育部已建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涵蓋不同學科及階段的AI教材,建議兩地可加強合作,開放平台予兩地師生及家長使用,相信能方便教師掌握AI教學;亦可借鑑新加坡、芬蘭等地經驗,建立適合香港課程的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