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新地天巒旁地申建1062伙 較原計劃多17%

【明報專訊】「北部都會區」為港府近年積極發展的地區,而作為新界大地主之一的新地(0016),在區內亦動作多多,最新為上水古洞雙魚河、鄰近同系洋房屋苑天巒的一幅地皮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把地盤興建3座共1062個住宅單位,較原有方案增加約17%。
平均每伙約399方呎
就城規會最新資料,上述項目佔地約21.08萬方呎(包括當中約5.67萬方呎政府土地),現劃為「綜合發展區」的用途,新地向城規會提出申請,計劃把地積比率由兩倍輕微放寬至2.012倍,並擬發展3幢16層高(另設1層地庫)的住宅,預計提供約1062伙,若以住宅樓面約42.4萬方呎計,平均每個單位面積約399方呎。
而在最新計劃中,上述項目將設約253個車位、1.9萬方呎會所、3.08萬方呎私人休憩空間,整個項目預計於2032年落成。
事實上,新地過往曾多次為有關地皮提出申請,包括2019年提出以不多於0.4倍地積比率興建37幢最多3層高洋房,涉及約8.48萬方呎樓面,並於2021年曾獲批,而在2021年,則向城規會申請以地積比2倍發展6幢17層高住宅及1幢1層高的非住用建築,提供約909伙,涉約44.3萬方呎,2022年則獲「部分同意」,以最新申請單位數目計,便較原有方案多出153伙或約17%。
2019年前獲批建37幢洋房
申請人指出,申請增加地積比的原因,是項目今次申請地盤面積較原有申請的發展地盤面積為小,因為申請人在是次規劃申請將一些現有構築物及地段從原有計劃的發展地盤排除,但總樓面面積則維持不變。
申請人又稱,最新計劃除調整地盤界線外,亦深化了設計,提出更優化的擬議發展,包括住宅樓宇從雙魚河後移等。申請人續表示,新計劃擬議發展能增加私人房屋供應,並與北部都會區的規劃相符,是次規劃申請積極回應城規會委員先前的意見,並提出了規劃及設計增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