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五仁月加鴨膶腸只此一家 細嘗手作溫暖滋味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在芸芸月餅中,對於五仁月餅,喜歡與討厭的人態度異常明確,似乎沒有灰色地帶,甚至有針對五仁月餅的「黑粉」在網上將《聖經》的「五餅二魚」改成潮文「五仁月餅」,內容大概是耶穌分發五仁月餅給5000人,人們都以肚子飽為由而推搪不吃,因而出現餵飽所有人的「神蹟」,隱喻五仁月餅不受歡迎。然而,網絡「黑材料」得啖笑,店家指五仁月餅在這10多年銷量持續上升,不僅年長一輩,還吸納了年輕客群。臨近中秋,青衣一家老字號已開始每日製作手工五仁月餅,最大特色是加入本地製作的鴨膶腸,只此一家!

臨近中秋,老字號大歡喜餅家又迎來忙碌日子。這家在青衣扎根超過半世紀的老店,現時店內已擺滿一盤盤即日焗好的新鮮月餅,大路的蓮蓉、豆蓉月餅外,還有鴨膶月餅、雞油月餅,以及全港獨一無二、加入鴨膶腸的五仁鹹肉月餅!每年農曆八月初時,店前總是人山人海,不論老街坊還是新一代,都特意前來回味這份難得帶有手作溫度的月餅。

鴨膶腸富油香和玫瑰露香

1966年大歡喜餅家於青衣大街開業,其後搬至涌美老屋村現址,由第二代余潤榮主理。余潤榮今年已經72歲,12歲開始跟隨父親學藝,至今已默默守護這門手藝約60年。他笑言,數十年前蓮蓉月餅銷量最高,五仁月餅則是長輩才喜歡。但近10多年來,健康飲食意識提升,余潤榮指不少食家、中醫師說吃果仁對身體好,因而又多了些年輕一輩來買五仁月餅。他補充:「以我們來計,五仁(鹹肉)月餅和鴨膶月餅是最好賣的,差不多佔我們月餅(銷售量)三分之一。去年光是五仁賣了4000多個。」大歡喜的五仁月餅最大特色就是加入鴨膶腸,以增加鮮味。他選用上環老字號臘味店製作的鴨膶腸,紮實富油香和玫瑰露香。

用料講究 矜貴欖仁鬆化

大歡喜的五仁月餅十分講究材料。余潤榮解釋:「五仁,指芝麻仁、合桃仁、杏仁、瓜子仁和欖仁。」杏仁、合桃仁和芝麻仁必須事前烘過,以提升香氣;欖仁尤其矜貴,「以前每斤30多元,現在升至600多元,但都堅持用,有欖仁會比較鬆化」。油則選用高質皇冠牌花生油,金黃透徹、花生味香濃,是節日產品才會使用的靚油。糖用綿幼的綿砂糖,這比一般砂糖昂貴。還有自家煮的糖漿,將粗砂糖放進大銅鑊低溫慢煮至焦色,「要煮兩天,糖漿才夠醇」。這些細節,皆是味道的保證。

製作五仁月餅看似簡單,實際一點不容易。余潤榮先將五仁與綿砂糖用刮刀拌勻,先後加入鴨膶腸粒、玫瑰露、豉油、水、自家糖漿和花生油,逐樣拌勻,「要令水與油混合的步驟很難」,很考功夫。最後拌入糕粉,搓揉至餡料黏緊,靜置片刻,讓餡料慢慢吸收水分,做出來的質感有點像燕麥棒。

餡料大如網球 餅皮只厚1毫米

每個餡料搓成球狀,大如網球,每個重約4.2両,含有糖漿的月餅皮只有8錢重。包裹餡料時,底部刻意不封口,「以前爸爸教露出一點餡料可以幫助回油。實際我也不知道是否有用,只是習慣沒封口」。他憑着手感與經驗,大概每12秒就可包出一個皮薄餡滿、每個大小相若的五仁月餅。月餅包好後,表面掃上麵粉,放進月餅模壓出月餅形。入爐前,還要依靠余潤榮化身「人肉溫度計」,用手測試溫度。「不熱嗎?」記者問。「習慣了。這些爐很舊,不會顯示溫度,所以用手感受熱度。」他說畢,隨即

將月餅放進焗爐烘焗,中途掃蛋液,再烘焗至金黃色,過程約20分鐘。烘焗後餅皮平均只約1毫米厚,盡顯60年的包月餅功架。

月餅出爐,鴨膶腸香氣瀰漫。切開一看,皮薄如紙,香脆鬆化;餡料密實,五仁香脆無膉味,鴨膶腸的油香滲入果仁,帶來獨特層次。入口不死甜,五仁與鴨膶腸味道相配。余師傅建議,買回家後可冷藏保存,吃前用微波爐加熱,效果有如新鮮出爐。

要60年來堅持傳統手藝並不容易,余潤榮每日工作11小時以上,踏入農曆八月初至十五則每天工作13小時以上;加上店舖與廚房無冷氣,在炎熱天氣下工作,體力消耗極大。雖然他比同年人精壯健康,但長年工作,身體也出現大大小小的勞損,「手骱、膊頭已經痛」,曾試過坐骨神經痛、雙肩生骨刺。更令人唏噓的是,下一代未必有興趣繼承,而余潤榮的弟弟雖曾是大歡喜餅家分店的東主兼師傅,但早已移民美國。未來,香港的大歡喜月餅或會成為絕響,不知道還有多少個中秋節有機會吃到這老店的手工月餅,若你有時間,不妨親身到店,品嘗這份香港職人的傳統手藝,且吃且珍惜。●

大歡喜餅家

地址:青衣涌美老屋村44號地舖

查詢:2495 5262

●有片睇

手作五仁月餅

link.mingpao.com/85086.htm

文:陳麗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email protected]

[飲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老餅家熱賣五仁金腿月 果仁味愈嚼愈香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