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匯豐投資管理沈昱:中國股市處牛市 看好科網生物科技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在中資科網龍頭股急升帶動下,港股恒指上周勁升970點或3.82%,高見26,585點,收報26,388點,屬2021年第三季以來高位,今期封面故事訪問匯豐投資管理中國及核心亞洲股票主管沈昱分析最新形勢。她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已好轉,科技領域也有不少亮點,而且美國加徵關稅等外圍風險亦屬可控,因此目前不論港股恒指以至整體中國股市均處於牛市,而旗下中國股票基金過去一年已陸續加倉科網、生物科技及新消費等增長股,增長股及高息股的最新比例分別為約75%及約25%,一年前有關比例為約60%及約40%。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港股恒指上周勁升970點或3.82%,不單屬逾半年來最大升幅,而且高見26,585點,收報26,388點,屬2021年第三季以來高位(見圖1)。在去年7月初市場普遍仍對港股恒指以至整體中國股市處觀望態度時,匯豐投資管理沈昱在《Money Monday》第456期(去年7月8日出版)封面故事接受專訪已指出,中國股市有不少投資機會,旗下基金就此採用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即一方面投資具高增長潛力的科技股,另一方面亦投資內銀等高息國企股,攻守兼備,至今恒指勁升8589點或48.25%,而中國科技股及內銀股股價亦普遍有好表現,因此沈昱上周五再次接受訪問分享對中國股市的最新看法值得參考。

美需向中國入口稀土 兩國有談判空間

沈昱首先表示,過去一年多以來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確有所好轉,令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我覺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股票投資者的信心的確有一些恢復,一方面是看到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為經濟托底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也的確出現一些突破,包括科技創新及企業出海等領域。即使通縮壓力仍然存在,大家也不敢掉以輕心,還是經常有一些疑問和擔心,但整體基本面是轉好的,而且再大幅下行的風險應該比較小。」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向中國以至全球多個國家加徵稅率超高的「對等關稅」後,中美兩國過去5個多月就此舉行多論會談,而最新發展是,中國商務部上周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本周率團前往西班牙,與美方舉行會談,雙方將討論美國單邊關稅措施、濫用出口管制及短片分享平台TikTok等經貿問題。

雖然不少投資者目前仍對中美關稅戰的發展憂心忡忡,但沈昱相信,有關風險現仍屬可控:「我覺得近月中美關係其實有改善迹象,因為中國可以限制稀土出口,這對美國來說很重要,那美國在關稅方面也可能不會逼得太緊,所以中美還是有談判的空間吧!」

牛市可調整一成 惟跌後可回升

基於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已好轉的判斷,加上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等外圍風險亦屬可控,沈昱認為,港股恒指以至整體中國股市目前均處於牛市:「我覺得現在中國股市處於牛市的形態,即使不排除在將來某一個時間點大市會出現5%至10%的正常調整,但估計調整後還是會回升的。」

沈昱分析,中國股市去年下半年以來顯著回升,主要是由估值上調所帶動,企業盈利增長相對溫和:「我覺得中國股市盈利其實只是慢慢改善,股價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估值回升,背景是投資者信心恢復及流動性充足。」

估值回升推高股價 下一階段靠盈利增長

由於中國股市現時已回升至一個比較正常的市盈率估值水平,故沈昱認為,後市進一步上升空間有多大,便要視乎企業盈利增長會否提速,她覺得現在趨勢是好的,但到底企業盈利能夠改善多少,便很難說一個準確的數據。她表示:「中國股市上升的持續性,要看能不能有進一步的盈利改善──如果盈利改善很快,估值有可能變得更貴,投資者的回報還是不錯的;如果盈利不改善,股價便待在這裏,原因是屆時估值往上的空間也不大。」

事實上,《Money Monday》翻查彭博數據,恒指目前市盈率已回升至12.69倍,高於過去10年平均值的11.49倍(見圖2),因此未來若由成分股盈利增長而非估值上調來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升勢的確更加健康。

中資科網股廣告遊戲業務受惠AI

由於沈昱相信目前中國股市處於牛市,故仍有不少投資機會,旗下基金就此繼續採用去年7月提及的槓鈴策略,即一方面投資具高增長潛力的科技股,另一方面亦投資內銀等高息國企股;而與去年第三季比較,沈昱透露,旗下中國股票基金過去一年已陸續加倉科網、生物科技及新消費等增長股,增長股及高息股的最新比例分別為約75%及約25%,而一年前有關比例為約60%及約40%,跟着她將詳細介紹中資科網龍頭股及生物科技股的投資亮點。

沈昱表示:「我覺得近來一些互聯網公司股價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不論廣告或遊戲等核心業務改善,背景是現在人工智能(AI)已愈來愈普及,互聯網公司可以AI作為工具,提高廣告的效率,關鍵是互聯網公司知道其用戶每天瀏覽的內容,可以利用AI向用戶更有效率、更有針對性地推送廣告;又例如互聯網公司進行遊戲開發的時候,亦可以用很多AI的工具,這不單節省很多成本,也可以加快遊戲開發的速度。綜合而言,AI作為工具,對很多互聯網公司是有很大幫助的,其整體業務因此更有效率、成本更低,這會直接反映於利潤,那肯定也會帶動股價上升,對吧?」

中國GPU晶片多靠進口 國產化將帶來機會

跟着沈昱談到中國長遠以國產取代進口晶片所帶來的投資機會:「AI的運算能力來自晶片,尤其是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簡稱GPU)晶片,目前中國使用的GPU晶片估計90%至95%是靠進口的,只有5%至10%屬國產。未來中國使用的GPU晶片要本地化,那肯定會為中國晶片生產商帶來很大的需求。」

中國AI大語言模型公司DeepSeek今年1月成功研發及推出聊天機械人的應用程式(App)「DeepSeek-V3」,至今在中國以至全球均取得成功,被視為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追近美國的標誌性事件,在投資界也稱為「DeepSeek時刻」(DeepSeek Moment),有關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呢?

中資科網股拓晶片大語言模型 屬新增長點

沈昱指出,雖然目前中國有不少具規模的大語言模型公司,但其收入對比美國同業屬相對不高,而且至今基本上均未上市,估計部分擬於明年上半年來港上市。

由於沈昱認為目前難以判斷哪間中國大語言模型公司將可以成為未來贏家,因此她現傾向投資於已藉着大語言模型來提升生產力的互聯網上市公司,此一邏輯亦適合於GPU晶片國產化此投資主題:「個別已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除了現有核心業務外,也正積極發展大語言模型及晶片等新業務。將來大語言模型公司上市後,投資者若就已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旗下大語言模型業務給予估值,這是錦上添花。」

中國生科股料成功開發全球暢銷新藥

另外,沈昱亦看好中國生物科技股,原因是其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將來若成功研發全球暢銷的新藥可以帶來可觀收入及盈利,而她亦提醒在此板塊須精於選股及長期投資。

沈昱表示:「中國生物科技股正在研發的新藥,將來若可成為現實(materialize)真正的全球暢銷藥品,其股價還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樣的話,作為投資者便需要留意哪間上市公司可以實現此願景,過程中需要跟進每個研發階段的臨牀數據,也要與其競爭對手比較能否較快成功研發出該新藥。」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