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家長心聲:學習氣氛輕鬆 有充足時間發展興趣

【明報專訊】謝太女兒恩琳,本學年在永光小學升讀二年級,他們本身住在太和邨,距離學校車程約20分鐘,卻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選擇了這所當時仍在興建中的新校。「我擔心住所附近有口碑的學校會比較『谷』(催谷),但其他學校又不太感興趣。碰巧永光小學創校,雖然當時關於學校的資訊不多,只知道是採用芬蘭式校舍設計,我便估計是happy school之類,而且是基督教辦學團體,於是便報讀了。」
一年過去,謝太認為自己選擇正確,校園活動多采多姿,又無學習壓力,恩琳每天都是開心上學,開心放學的。「很感恩學校設有特長導修課,足夠讓女兒在學校完成所有功課,那放學後,便有更多空閒時間,可以參加她喜歡的興趣班。」不過,學習氣氛輕鬆不等於學不到,謝太說︰「一年級無測驗考試,我沒有跟恩琳溫習過,但從老師給她不計分的小評估看到,女兒掌握得不錯。」
關愛文化濃 轉校後快速建立歸屬感
徐太一家則剛搬到富蝶邨,為免女兒喜兒長途跋涉到九龍區上學,上學年遂替她轉到永光小學入讀四年級。「雖然有朋友建議我,要同步考慮升中問題,因為她已經是高小生,最好去有往績的學校插班,但其實我不太擔心這個問題,我反而關注,若要女兒插班加入師生圈已經很密切的學校,她會否覺得有隔膜、不開心呢?那不如去一間全新的學校,至少大家的起步點都一樣,會更好適應。」
的確,喜兒適應得很好,永光小學的關愛文化,令她很快對學校建立了歸屬感,「有別於以前的學校,我們在這裏是稱呼校長、教師的名字,而不是他們的姓氏,例如會叫慕竹校長、子軒老師等。喜兒亦很期待每朝早入校門時,跟校長擊掌打招呼,這些小舉措,都令她感到很親切」。徐太又分享,「全球教育科」讓學生有更多不同的學習體驗,包括走進社區關心街坊、與少數族裔人士交流等,有助學生全人成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69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學校巡禮:INSPIRE school玩樂空間大 重戶外活動 糅合芬蘭教育模式 學習滿fun (2025-09-02)
全球教育科:用環保物料自製玩具 供社區人士試玩 (2025-09-02)
入讀情况:報讀學生增 成功開設校車 (2025-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