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漸凍人新藥內地版平港九成 病友研北上醫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目前約有200名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基督教漸凍人關愛協會創辦人梁培基稱,近年有內地藥廠生產含「依達拉奉」成分的新藥,價錢為海外版本的十分之一,約6000元人民幣,正與相關藥廠及港大深圳醫院聯繫,探討安排香港病人北上就診。梁說以往有病人因昂貴藥費而無法使用新藥,此對病人而言是新的曙光及出路。

港藥費近8萬難負擔 冀北上多一出路

2017年患上漸凍人症的梁培基,雖然目前能行走自如,但手部受影響。他患病後創立協會協助病友,病友病况不同,至今已有10人離世。他說近年有病人獲私家醫生處方含依達拉奉的新藥,但該藥未納入本港藥物名冊及撒馬利亞基金資助,每個月藥費需6萬至8萬元,病人每月需留院10天接受藥物注射。

梁說,早前曾北上與南京一間藥廠及港大深圳醫院會面交流,得悉南京藥廠已製造含依達拉奉的國產版本新藥,以舌下形式含服,每月藥費只需6000元人民幣,該藥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使用。

正與港大深圳醫院商討安排

梁說與港大深圳醫院管理層會面時,得悉現時本港醫生可於國內應診,病人到內地診療並獲處方藥物後,可攜藥回港。他說正與該院初步商討安排本地病友前往就醫,並正安排運輸方法。

梁培基相信透過公院「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亦可引入這款新藥,病人如不用北上當然最好,但料需要一定申請及手續。他說漸凍人症要與時間比賽,「愈拖就愈差得快」,北上求醫可為病友帶來多一條出路。對於內地藥效用,他說不少病人無法負擔在港醫治的每月6萬元藥費,相比現時病人「連藥都無得食」,內地新藥已能提升他們對治病的信心。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港「無藥醫」 癌末婦北上買藥平一半 每月到深圳覆診 議員促與內地合作採購 (2025-08-31)

病人組織帶病患北上 每周一次 每次20人 (2025-08-31)